第157章 銀毛貂(1 / 2)

茵兒初登青城山時,見到一個立於元掌門身後,目光灼灼盯著自己看的少年公子,那就是元枕。元枕是元掌門的公子,生的麵如冠玉,舉止風度翩翩。他提出承攬向月冕峰供應生活所需的差事,元掌門也想兒子能有個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機會,向龍前輩多親近親近,學得個一招半式。但父子倆在這件事上的想法顯然不同調,元枕每次來,都會找茵兒聊天,說一堆不知所雲的春花雪月,讓茵兒不勝其擾。龍霖師傅把這些都瞧在眼裏,背地裏罵道:“什麼元枕?老夫看就是圓枕,人模狗樣的,鏽花枕頭一個。茵兒,防著他點,他要敢欺負你,告訴師傅,師傅剝了他的皮!”

對此茵兒唯有苦笑,茵兒覺得,在鎖龍穀,在逃往的日子,在洞天福地,在鷹嘴崖,有九哥哥相伴的那段日子,才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茵兒不懂什麼是精神世界,但爺爺和龍前輩物質上的關愛,時常讓茵兒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自從萬長老捎回仇九的消息後,近兩年的時間裏,就再沒了九哥哥的消息。茵兒百靈鳥般活潑的天性漸漸消失,變得安靜和莊重,儼然淑女模樣,越發的人見人誇了。

懸掛在窗外的那一輪圓月,更增添了茵兒的愁緒。“夜闌初更穀靜好,朱燭一點人添嬌,但願年年似今日,不入江湖不上朝。”茵兒輕吟出聲,“九哥哥,你在哪兒呀?有沒有壞人欺負你呀?你快回來呀!”

……

晚春的漠北,盡管時不時刮起的西北風寒冷刺骨,能吹掉人的耳朵,但陽坡與地勢凹陷的地方,已有小草探出頭來,間或可以看到蠟梅、迎春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料峭的原野上迎風招展。仇九在曠野中獨自迎風而立,大口呼吸著清冽的空氣。這樣的天氣,對於內功修為跨入天級的仇九,完全可以耐受。

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和修煉,仇九對於匈奴人的社會結構、語言、風俗、地域等知識學了不少,相信完全可以應付一般需要。天龍劍《雷篇》已練得純熟,施展出來龍嘯雷嗚,威力驚人。

萬事俱備,此時出發正是時候。

“是時候了!”仇九極力遠眺,雪線處空空蕩蕩,心裏也忽然變得空落落的,似乎少了什麼東西。

告別令、景二位叔叔,告別劉戈大將軍、樂進將軍,告別三弟和五兄弟,告別欒、彭二人,仇九向漠北之北的更深處進發。

仇九急於探查張家一案真相,這一上路,才意識到出發的稍早了些。越往北走,積雪越深,漠北最近沒下雪,這些積雪,都是冬天留下的,一層層覆蓋,堆積,最終被淩冽的白毛風凍成了堅硬的雪板,別說是身負非凡輕功的仇九,便是換成常人,走在上麵也留不下明顯的足跡。

入眼皆白,在達魯城所見的少許綠色徹底被白色所代替,晃得人眼睛生疼。連續多日,不見帳篷,不見牛羊,仇九像一隻將整個銀色世界背負在身上,獨自跋涉在茫茫天地間的小黑螞蟻,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寂寞。

前麵就是必經之路煞風口了,這是一條長約十幾裏的裂穀,處於兩座山嶺之間,就像被巨人從中一刀劈開的豁口。每到隆冬季節,白毛風呼嘯著穿過煞風口,像一把無形的刀,能將人的皮膚凍裂,割開,因此很少有人能在酷寒時節活著穿過煞風口。那些在隆冬時節不得不來到這裏的人,寧肯多繞幾百裏,也不會選擇這條近道。

現在雖是暮春時節,煞風口中的白毛風餘威猶在,離著好遠,仇九就聽到嗚嗚咽咽的聲音,放眼望去,煞風口內灰蒙蒙的,那些被風卷起的硬如石頭的細碎雪晶充塞其間,根本看不清裏麵的狀況。

來之前仇九就聽人說過,煞風口所在,兩旁的崇山峻嶺中,生活著一種銀毛貂。這種貂,通體覆蓋著雪白厚實的長毛,毛發中空,耐寒怕熱,因此炎熱的夏季就會躲入地下的永凍層避暑,隻在春秋冬三季出來覓食,越冷越活躍。銀毛貂牙尖爪利,快如閃電,防不勝防。在食物缺少的冬季,饑餓的銀毛貂會襲擊過往的行人,一條條撕下肉來吞食,當地人聞之色變,這也是人們在寒冷季節選擇繞過煞風口的一個主要原因。不過銀毛貂的毛皮極為珍貴,用它做成的圍脖、耳套、暖靴內襯,特別禦寒,穿戴上後,即便再寒冷的天氣也會感覺暖融融的。因此,當地人也將銀毛貂的毛皮稱做白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