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朝堂交鋒(一)(1 / 2)

前些年,汪品浩未雨綢繆,為防備汪皇後一旦失寵後自己失了靠山,著力培養了一名麵容嬌美,舞姿絕佳的義女,準備獻給當朝天子,以便借此女繼續享有天子的恩寵。不虞世事難料,就在汪品浩準備將義女晉獻給天子時,舊天子駕崩,新天子即位。汪品浩的確是老奸巨滑,事變從權,順手就將此女作為登基之禮獻給了新天子。

汪品浩為培養義女,不惜血本。經過名師聖手多年調教,此女舉手投足風情萬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其善舞,舞姿輕盈曼妙,可謂色藝俱佳,很快贏得了新天子的寵幸,被冊封為婕妤。汪品浩自此父以女貴,隱隱有東山再起之勢。汪品浩的再度崛起,讓王鳳和王莽深感不安,這才有了欲聯手仇九,除此眼中釘的種種舉動。

仇九在京師出現後,汪品浩預感到了不祥,已於前幾日進宮,讓義女在聖上麵前給自己吹了枕頭風。汪品浩因此有恃無恐,昨晚並未隨馬隊外逃,而隻是想轉移一些見不得光的物品而已。今天,王莽彈劾自己,都在汪品浩的預料之中,他甚至知道仇九很可能會懷揣密信,進入議政殿。不過枕頭風不是白吹的,汪品浩自信他們奈何不了自己。

王鳳出班奏道:“聖上!聖上一片愛護臣子的拳拳之心感人肺腹哪!讓做臣子的深為感動。這個王莽,不知進退,不識大體,妄參大臣,其心險惡,應當重重治罪!”

王鳳與王莽是叔侄關係,聖上沒想到大司馬王鳳能大義滅親,很是滿意,頻頻點頭,剛想誇讚幾句,不料王鳳口風一轉,道:“不過,聖上乃不世明君,斷不會稀裏糊塗治人之罪。臣以為,就讓王莽把話說完,如果他空口無憑,誣陷大臣,再問他的罪,也好叫他心服口服。不知聖上以為如何?”

王鳳這一段話,以退為進,實在高明,明著吹捧天子聖明,實質是在為王莽爭發言權。要不然,聖上已經發話上王莽向汪品浩道歉,王莽要再糾纏下去,就有抗旨之嫌。

聖上也不是傻瓜,王鳳把話一說完,腦子就轉過圈來了,心道:“好你個王鳳,竟敢把朕玩弄於股掌!”

不過王鳳還真敢,王鳳背景很深,明著不敢,拐個彎還是敢的,就像現在。

騎虎難下,天子被王鳳一個馬屁吹上了虎背,此時也顧不得婕妤愛妃的叮囑了,虎臉皺眉道:“既然如此,那朕就聽聽你王莽的舌頭究竟能不能吐出蓮花來,講吧!”

王莽拱手道:“臣子謝謝聖上,聖上,還記得當年的那個抗倭大將軍張達麼?”

“你說的是那個勾結匈奴的張達吧,此等亂臣賊子,簡直是我大漢的恥辱,提他做甚?”

“聖上好記性,沒錯,張達的罪名就是勾結匈奴,也因此,張家才滿門被抄斬。”王莽向朝堂上眾大臣環揖一圈,“當年,這件案子轟動朝野。今天朝堂上的列位大臣,很多都是此事的親曆者,應該還記得導致張達大將軍被定罪的證據,是他與匈奴人的往來信件。但是,臣現以查明,那些書信,是偽造的!是有人仿照張大將軍筆跡偽造的!”

又是一大塊火炭扔進水裏,議政殿內驚呼聲如湯沸,嘈雜聲中,王莽手指汪品浩,大聲道:“先指使人偽造信件,再派人截獲這些偽造的信件,然後以這些偽造的信件當證據,參劾張大將軍,最終導致一代名將被害!前前後後,一環套一環,用心何其險惡!手段何等歹毒!聖上,列位大臣,你們可知,操縱這一切的,正是這位道貌岸然,時時標榜忠君愛國,處處宣講仁義道德的汪大司徒——汪品浩!”

王莽這番話,義正嚴詞,擲地有聲。朝堂上的各位大臣,由於內心太過震憾,反而一個個大張著嘴,愣怔當場,朝堂上一時間鴉雀無聲。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王大人,我請問你,先不說那些書信是不是偽造的,你又有何證據可以證明是老夫指使?再則,老夫既然發現了張達勾結匈奴的證據,管它是真是假,都該立即彈劾,至於證據的真偽,自有審案之人判斷,老夫我隻為大漢的江山社稷著想,何罪之有?還有,老夫奉旨抄家,監斬,乃是奉旨辦差,是盡忠,是做臣子的本分,何罪之有?”

汪品浩不愧是官場老狐狸,冠冕堂皇的短短幾句話,便將自己洗得幹幹淨淨,而且儼然成了一個精忠報國,恪盡職守的典範。仇九聽得氣憤填膺,但此時已然冷靜下來,知道還未到自己出場的時候,所以冷眼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