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朝堂交鋒(六)(1 / 2)

兩個帶頭的,一個行同走肉,一個橫屍當場,議政殿內的幾十名跟著汪非造反的內宮侍衛如同沒頭的蒼蠅,不知所措,少數幾個欲作困獸之鬥的,相互悄悄招呼一聲,挺兵器向仇九撲上來。

不待仇九出手,猛聽得一迭聲“拿反賊!”的呼喝聲,從殿外又衝進一群侍衛來,將這些人團團圍住。在殺了幾個負隅反抗的後,汪賊餘孽心膽俱寒,悉數乖乖繳械受縛。

仇九之所以能從大網和繩索的雙重綁縛下脫身,倒不是因為他內功足夠強橫,而應歸功於那支被削斷了箭杆的箭頭。要知道,繩索粗愈大拇指,且被浸了桐油,大網的材料則是取至鮫筋,非常堅韌,以仇九目前的功力,尚不足以運運內力就能崩斷。

原來,那支被大刀削斷的箭頭,被仇九悄悄藏了起來。後來被人綁了後,便悄悄用箭頭將大網和繩索割斷了三分之二多,僅留少量連接。在汪品浩企圖說服仇九的時候,他的雙手早已恢複自由,這才有了後來的暗算汪非,並用真氣將身上繩索崩斷的一幕。

仇九之所以等到現在才出手,是因為他目光掃向那兩名向他射箭的弓弩手時,發現議政殿外已經密匝匝埋伏下了數不清的弓弩手,寒森森的箭矢如林,直指殿內。仇九當時唯恐傷了聖上和眾大臣,所以不敢貿然出手,一直拖延時間,隱忍不發。還有一條,天子今天的表現讓仇九很不滿,得給汪品浩充分表演的機會,好讓他親眼看看他所寵信的人到底是個什麼貨色。

仇九當時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為他很清楚,以汪品浩目前的實力,不可能掌控整個末央宮,隻要拖延時間,那些未投靠汪品浩的宮中侍衛就會得到消息,趕來護駕。果不其然,在與汪品浩言詞交鋒時,仇九已經察覺到有一大批攜帶兵器的人正向議政殿趕過來,知道是援軍到了,這才動手。

也不知是被嚇的還是被氣的,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總之聖上重新坐回龍案後,身子仍不住簌簌發抖。

定了定神,聖上喝道:“來人,將這些亂臣賊子通通打入死牢!”

趕來救駕的侍衛頭目答應一聲,將汪品浩一幹亂臣和叛亂的侍衛帶了下去,汪非等兩具屍體也被抬了下去。

除了地上幾抹血跡,議政殿內又恢複了往常的莊嚴肅穆。聖上頒旨:“王莽,張家當年冤案、汪賊謀逆一案就著落在你身上,要從嚴從快,速速審理。”

“臣遵旨!”王莽叉手而諾。

看著龍案前一幫恭恭敬敬伺立的大臣,聖上龍威漸複,大力拍著龍案上:“看來,朕這些年是有些心慈手軟了,以至於讓你們以為朕這個真龍天子是泥塑的不成?哼哼,老子這回定要殺它個血流成河,將汪品浩這幹逆賊一個個千刀萬刮,挫骨揚灰,方泄朕心頭之恨!”

眾大臣愕然。誰說天子不暴髒口,這回可是連老子都出來了,看來真是氣極了。

王鳳出班奏道:“聖上請勿動怒,保重龍體才最要緊。古人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聖上這次雖遭磨難,但好在洪福齊天,有驚無險,又可借機將隱藏在聖上身邊的一幹小人一網打盡。依老臣看來,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嗯,大司馬言之有理,甚合朕意!”天子頻頻點頭,臉上怒意漸消。

會說話當飯吃,這話真的不假。王鳳接著道:“種種跡象表明,此次篡逆事件,汪品浩顯然蓄謀已久,可謂謀定而後動,而我們事先竟毫無察覺,可謂凶險至極!之所以能化險為夷,張家後人仇九功不可沒。若不是他智勇雙全,先暗示為臣提醒眾大臣稍安勿躁,又一舉降服汪品浩和汪非倆個賊首的話,不僅聖上安全堪虞,就連殿上許多大臣也可能性命不保。若真如此,則我大漢必定元氣大傷。幸好,值此大漢生死存亡關頭,仇少俠出現在議政殿上,化解了一場覆國之災。聖上,此事絕非巧合,實乃是聖上宅心仁厚,聖名素著,感動天地,因此上蒼才降下仇少俠這個護國天神,護佑我朝平安。聖上,臣以為,對仇少俠要重重獎賞,方不負上天眷顧之恩。”

仇九出言提醒王鳳切勿衝動行事,自然是為了保他性命,王鳳銘感於心,因此在聖上麵前才極盡推崇之辭。當然,仇九所表現出的臨危不懼精神和高深的功夫也讓他很佩服,認為此子將來必是人中龍鳳,前途不可限量。為仇九添花增錦,實是生出了拉攏之心。

“大司馬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天子拱手向天,“感謝上蒼降下天神,護我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