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舂陵牛帝(1 / 2)

天蠶和錦鱗蚺可都是世所罕見的寶物,仇九發了!

天蠶不用說了,用它製成的寶衣,輕柔順滑,不懼刀槍。錦鱗蚺則是治療男疾的天然神藥,甭管你什麼病,隻要男根尚存,保管藥到病除,尤其是錦鱗蚺的尾鉤,也稱如意鉤,據說行房之時口含,可夜禦十女,天下人趨之若鶩,願意用金山銀山江山來換的人如過江之鯽。仇九自己雖不稀罕,也不妨暫且收藏,說不定什麼就能派上大用場。

仇九將天蠶繭和錦鱗蚺悉數收入玄珠,也不找分魔丹了,直接返回天山宗。

格達峰,天山宗宗門所在地,仇九甫一回歸,就意識到一絲異常。

進入天山宗所在區域後,守陣弟子已將宗主回來的消息提前通報回宗門,但除幾個堂主和內室弟子外,茵兒和其他長老連個影子也沒見著。長老們居住的房舍,關門落鎖。倒是眾弟子見失蹤多年的宗主回來了,一個個難掩興奮,紛紛跑上前來參拜。

“苗堂主,怎麼不見各位長老,鍾副宗主呢,都去哪了?”苗堂主負責後勤,珊珊來遲,仇九認得他,是一眾人中最大的官了。

苗堂主拱手稟道:“宗主,都下山打仗去了,宗門隻有龍前輩坐鎮。”

“打仗去了?和誰打仗?”仇九訝然問道。

“這是範先生和鍾副宗主留給你的信,宗主一看便知。”苗堂主從懷中掏出兩封信,雙手奉上。他剛才見到宗主歸山,就是去取這兩封信,所以參拜來遲。

仇九摒退眾人,獨自來到書房看信。

第一封信是範進寫給仇九的。信的開頭先交代目前天下運勢:王莽空想臆斷,盲目崇古,推行不切實際的新政,造成九洲之地,赤地千裏,哀鴻遍野,致使民怨沸騰,各地豪強紛紛揭竿而起。如今新國已是民心盡喪,分崩在即,正是我輩重出江湖,縱橫天下之時,也是劉秀收拾舊河山,再造新乾坤之機。

範進隨後在信中講述了茵兒出山的原因:王莽對劉秀這些前朝遺族監視很緊,稍有異動,即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因此劉秀根本不可能從容離開京師。但天下亂象已顯,天機不可稍縱,兼之三弟夜觀天象,見紫微星晦暗不明,主劉秀有大凶兆,因此不及等候大哥歸來,已由茵兒帶領天山宗精銳先期趕赴京師,接應劉秀並護送其返籍舉事。望大哥見信後,即刻前往彙合。

困在三角穀多年,每日歸心似箭,最想念的人就是茵兒,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苒果,不料返回天山宗後,茵兒卻被範進一卦算去了京師,仇九唯有苦笑,接著讀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是茵兒留給仇九的,大致意思是:

左項自知魔毒無藥可去,苟且偷生隻會荼毒生靈,因此毅然選擇自殺身亡,臨死者尚留下遺言希望成全仇九和苒果。苒果為此傷心欲絕,陷入深深的自責中不能自拔,決心青燈古佛,了此一生,是茵兒以孩子為理由苦苦相勸,才打消了她這個念頭,但情緒一直很消沉。此次趕赴京師,茵兒不放心將苒果獨自留在天山,因此也帶她一路同往。至於仇九和苒果的孩子,與茵兒的三個孩子一起,安置在冰晶穀,有龍霖前輩、晉豆長老,和上古異獸腓腓坐鎮,安全應該無虞。

讀完信,仇九呆坐出神,心情很是複雜。苒果覺得愧對左項,因而深懷負罪感,但自己愧對的,何止左項一人!

“命也!運也!非人之錯!”仇九霍然起身,“來人!”

苗堂主推門而入,仇九囑咐他將自己平安歸來的消息用傳書告知範進等兄弟,並略問了問宗中事務,然後去往冰晶穀看望龍前輩和幾個孩子。第二天一早,仇九便下了天山,馬不停蹄趕往京師。

京師城,未央宮,禦書房。王莽麵容憔悴,兩眼布滿血絲,正與竇成進行著一場君臣對話。

“竇成,仇九最近有消息麼?”王莽雙手捂臉,不停揉太陽穴,顯得疲累不堪。

看著眼前這位花甲之年的聖上,竇成一陣心疼。聖上是好人啊!曆代天子,哪個不是錦衣玉食、三宮六院,極盡奢靡,唯獨王莽這位新始祖,克己奉禮,卑宮菲食,從未享受過一天帝王該有的生活。加之夙興夜寐,操勞過度,讓一個六十多歲的人,看上去像七十多的,整整老了十歲。

竇成微微欠身,恭聲稟道:“回聖上,姓仇的失蹤七八年了,一直未有消息,據我們安插在天山宗的線報講,是被一個什麼魔頭捉了去,大概已經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