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十脈修行,服餌三道人(1 / 2)

原來這吞鬼道人來此地,就是因為這同門召集令的緣故。

更為湊巧的是,這其中還與那王員外有所關聯。

王員外之所以想要刨這李氏祖墳,也是因為這吞鬼道人和其同門從中挑撥的緣故。

據說這李氏祖墳處於一個十分好的位置,名堂叫做鯉躍龍門。

若是誰家將自家的祖墳蓋在上麵定然福澤後代,後人就算不是地方顯貴,也能是朝中重臣。

這王員外於是便想自家占了這處好地,在自己百年之後埋葬其中。

可是這吞鬼道人等一眾人又豈是真心幫助王員外?其實他們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王員外的萬貫家財而已。

刨人祖墳可是一件十分虧損陰德的事情,現在王員外因為祖上積德才能享受如此財勢,若是將這些陰德都給虧損了,那恐怕他的好日子也要到頭了。

這王家的大業就會像枯樹敗柳,風一吹就能倒下。

施正西雖然不懂得風水秘術,但是心中也不禁暗覺好笑,畢竟如果真的是鯉躍龍門的大穴,這李氏還不早就成了名門望族了?

不過這些都與他幹係不大,畢竟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如何阻止這王員外。

這王家家大業大,而施正西現在依然是勢單力薄,依他現在的能力還真的難以應付。更何況這其中還有著吞鬼道人的幾個同門?

雖然說施正西對這裏歸屬感不多,可是現在儼然已經不能置身事外,畢竟這吞鬼道人就是死在他的手中。而且這吞鬼道人的幾名師兄弟,還都是無惡不作的邪道,若是將他們鏟除,可能還能長些功德。

將這張同門召集令隨手丟棄,而是目光便轉向了最後的一樣東西。

這最後的一樣東西卻是一本油膩膩的破書,上麵寫著《足行本紀》。

翻開看了看,卻原來是吞鬼道人遊曆天下時,見到的一些人或物。

這東西倒是對施正西有幾分作用,畢竟他對於這個世界修行界的見識實在太過淺薄。

不過此地並非是久留之地,玩意吞鬼道人的幾名同門到來,那時候施正西恐怕就真的危險了。

於是他便收拾了一下地上的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後匆匆離去。

在施正西離去不久,果然,一名身穿錦袍,體態臃腫的中年人便來到了此地,見到地上吞鬼道人的衣物後立時麵色大變。

匆匆幾步搶上前去,看著地上的狼藉,恨聲道:“誰幹的?這到底是誰幹的?”

自然無人回答與他,他臉龐抽搐,片刻之後深吸了一口氣道:“不論是誰,膽敢與我等嶺南四鬼作對,殺死我等同門,那便是不死不休的敵人!若是讓我食怪道人查到是誰,定然要將他剝皮抽筋!”

話音落下,周圍竟然刮起了一陣陰冷的涼風,他那一身臃腫的肥肉之下,竟然仿佛有一隻隻小老鼠在爬動一般,不住的蠕動!

這些事情施正西是無從得知了,此刻的他已經回到了家中,正在翻看那本《足行本紀》。

過了良久,他將手中的書本放下,長出了一口氣,心中已經對這個世界有了一些了解。

這個世界的修行人很早以前被分為十類,分別為,“地行仙、飛行仙、遊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照行仙、道行仙、精行仙、絕行仙。”此十類,每一個都是說的一個流派不同的修行之道。

不過經過了無數時代的變遷,此刻卻隻剩下了其中五類。

分別為,“地行仙、飛行仙、遊行仙、天行仙、照行仙。”

地行仙並非是傳說之中的地仙,而是統稱這一流派有成之人。也就是所謂的陸地神仙,並非大道。修煉之道是“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多通服餌之術,搭配膳食可以讓人延年益壽,若是有好的食譜甚至修為也能增長迅速,此便是服餌之術。而吞鬼道人便勉強如這一流派,雖然走了偏門。

飛行仙修行之人,修行之道是“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講究辟穀,轉服草藥,長此下去必能升仙。

遊行仙修行之人,修煉之道是“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擅長練丹,燒鉛煉汞,服食丹藥,長此以往會在體內養就金丹。不過卻是危險重重,稍有不慎,能危害人身。

天行仙修行之人,修行之道是“堅固**而不休息,潤德圓成。”此即咽津納唾。有詩雲“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為堅固形骸,專心致誌來吞咽***即鼓天池,吞玉液,使水升火降,結成內丹,永不間斷。終至水火相濟,功夫成就,就能內潤腸胃,外潤麵容,成為鶴發童顏,不為物累,能乘正氣,遊於天上,叫天行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