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悟道(2 / 3)

而在外邊,石門上方一震抖動,出現了兩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道教”。

或許李朔忘記了曾經天玄道人說他是什麼體質,也或者是他當初因為太過憤怒,根本就沒有在意對方的話。

如今石門上方的兩個大字,也正是因為李朔將其引動,而顯現出來的。

這不是說李朔有多大能耐,要知道這禁地蒲紅均的祖父也是來了不少次,但每次都無功而反,甚至在使用武力時,還受了不輕的傷,因此才被他立為禁地。

李朔之所以能引動這兩個大字,主要還是因為他的體質為稀世罕見的先天道體。

從某種意義來說,說是引動,不如說是道與道之間產生的共鳴,從而牽動起的“天人合一”,換句話說,這就是在傳道。

這個時候的李朔感覺四周存在了無數種道則,什麼劍道,刀道,槍道,五行道等等,將他牢牢包裹,好似都想爭先融入他的身體中,但最終卻都隻能夠在他身邊徘徊。

“我竟然能夠看到這些道則的本源,我遭遇了什麼?可隻是能夠看到,卻不能夠引用,甚至我都觸碰不到它們。”李朔心頭掀起了驚濤駭浪,這種事情他可謂聞所未聞,估計世間也是僅此一例。

雖然看到了這些道則,但這些規則都對他沒有絲毫殺機,這是道與他精神之間的契合,也可稱之為“天人感應”。

借此,他如若化為了一條魚,在這些道則中穿梭行走,最後他覺得唯有利用這些規則,才可以使自身足夠強大,於是便開始憑借如今這通透的大腦,來記憶這些規則的演化。

用他的話說,吃不到魚肉,還不能聞點魚香啊。

隻是他太高估現在的自己了,如今的他還處於修煉的起步階段,距離這些規則運用的感悟,無疑還相差十萬八千裏。

但他卻極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知道這是一個機會,抓住這麼個機會,哪怕隻是抓住了那麼一絲,將來也會受用一生。

隨後他便開始了他的記憶之旅,最初他記憶一種都感覺很是困難,因為一種道則的演化,那是極其複雜,包容萬千,就算以他那被道共鳴後,可以吸取海量知識的大腦,也是難以裝下。

最後他幹脆直接記憶整個蒼宇,到底存在著多少道則,這也是他如今唯一能做的,他知道隻有記憶下這些道則的印記,將來自身強大了,才能夠進行演化,從而感觸到,使之可以借用道則的力量,以及最終掌控,甚至是融合於己身。

一種,兩種……一百種,一千種,李朔開始瘋狂的記憶。

當記憶到十萬種時,李朔感覺到了微微吃力,此時他放緩了記憶速度,盡可能記下的印記,就不忘記。

十五萬種,

二十萬種,

五十萬種……

李朔身體顫抖著,卻咬牙堅持,心神疲憊了,依舊瘋狂不息,好似他的本身不存在極限。

直至一百萬種後,李朔第一次停了下來,望著眼前那絲飄忽不定的光芒,口中喃喃自語:“錯了,這一種光之道則跟第八十七萬種極之道則相似,但卻不一樣,光是本身存在,而後者,是極速之後,經曆與事物摩擦,才形成的光源,一個是先天,一個是後天,雖然看似一樣,實則是有本質的差距,差距就是……時間!”

“對了,就是時間,這就好比水變成冰的過程,本質一樣,經曆時間也可轉化為兩種不一樣的事物,一液一固,相輔相成,五行就是如此,相生相克,看似對立的一方,反而可以生出相克之物,這一切的引導者,時間才是關鍵。”

“而我從一開始就錯了,記憶那麼多,實則全在做無用功,忽略最初的本質,大道至簡,我的道,在時間上,時間可以證明一切,時間才是萬物的根本,日月星辰也避免不了有衰落的一天,天地也有輪回之日。”

“如今我已經有了開始,卻被我忽略,可笑被我當作一式神通,實則我的眼,已經有了初步的時間規則,隻要我將來成長,駕馭,驅使,融合,一步又一步後,我將無敵強大。”想到此,李朔內心澎湃,將先前記憶的道則通通排出腦中,整個人心中空明,穿行於各種道則之間,見證著它們輝煌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