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 橫貫華夏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南部,經山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體位於陝西南部和四川北部的交界處,呈東西走向,自古就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地圖上有一個紅色的圓點,那個地方正好處在陝西和四川交界處,是一片原始山脈,真的要在這裏麵行走尋龍的話,難度絕對不是一般大小。
“什麼時候出發?”
既然已經答應了下來,我自然沒有反悔的道理,到時候還會被人誤以為我知道了地圖之後要私自開活呢。
孫大錢思索了片刻之後,說道,“一周之後吧,我會去吳老板的店裏找吳老板,至於裝備什麼的吳老板你也放心,我老孫都會解決的,不過這裏老孫倒是要多嘴的問一句,您是否會尋龍探穴之術。”
想要尋找到古墓,光是有藏寶圖還不夠,畢竟地址變遷,很多地理標誌很可能都無法再尋找到了,如此就需要有一些風水造詣告絕之人,以尋龍探穴之法去尋找掩埋在地下的陵墓。
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很多事情我自然要提前交代。
“你既然調查過我,自然也應清楚,我才剛剛成為搬山道士,尋龍一術也最近才開始上手,至於有幾成功力我也很難說清楚。”
古人的手法非常的告絕,不是說找到一條龍脈就直接埋人了,他們會通過各種手段掩藏龍脈,或者改變外部地形造成假龍、凶龍的格局,這就需要尋龍之人有超高的眼光了。
“好,吳老板果然是磊落之人,我老孫就願意和這樣的人合作。”
一頓酒席下去,我們幾個算是聊天聊得痛快,我對著孫大錢的生意也有一點了解了,他的漢軒社充其量也就隻有四五個夥計而已,而且這些人還都不會下地。
他就相當於是一個中介,一旦有活了,就會網絡一批人進行探墓。
“這餐酒席就我孫大錢付了,吳老板希望咱們這一次合作愉快。”
回到家中,我一個人開始翻閱起了從太公墳墓裏麵挖出來的古書,這本書上麵記載了不少的探墓要訣,其主要的手段被稱之為天星尋龍訣。
凡大吉之地,龍脈起伏,陽氣始而陰氣終,陰陽環抱遂成大同,如大龍行乎於地脈,傲視蒼穹,星辰之術與地脈相和,龍脈之所必有星圖相為應和。
這是古書當中的第一句話,說的是地上的龍脈就好似天穹上的繁星,大凡是一些大吉之地,星圖都會有相應的照應,而且地脈很可能會不斷變遷,但是天宇上的星辰卻千百年來如一日,始終如一。
所以通過星辰規律和地脈相互應和,這樣尋找龍脈的準確性就更大了。
“這特娘的難怪說搬山一脈的風水造就很低呢。”
原本風水之術就非常難以掌握,是人終其一生都難以學盡的東西,而這種艱澀的學問又要和天文知識相互結合,難上加難,著實是讓人一陣頭痛啊,當然但凡能夠掌握絲毫,個人的成就也是非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