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風大雨大,那狂暴的大風穿過樹林,發出一道道尖銳的聲響,就如同那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廝殺一般。
我們幾個好奇的開始觀察起這個地方,山神廟的建造非常的簡陋,就是泥糊的牆壁碎石堆的房,上麵的瓦片都已經破敗了一片,滿眼看去到處都是蜘蛛網和灰塵,似乎已經有數個歲月沒有人煙了。
這裏就隻是供奉了山神像,隻不過我在別的地方也見過不少山身形,但是卻都沒有此地山神那般的凶神惡煞。
“真是奇怪,怎麼會有人在這深山老林裏麵建這麼一座廟呢?”
建廟的原因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祭祀某些人物或者神靈,但是一般來說都不會弄得太偏僻的,畢竟為了香火考慮,而且從風水角度來說,“山嶺環繞煙難聚,唯有壓邪難聚靈”,說的就是在大山裏麵建廟是不可能護佑一方、傳承香火的,為的就隻是一個用途,鎮壓邪祟。
“吳爺你的意思是,這地方鬧鬼怪所以才建築了這麼一座廟?”這孫大錢也不像是個膽小之輩啊,不過此刻在聽到我的話後,不由縮了縮脖子,一雙小眼睛帶著恐懼直溜溜的朝著四周瞄了起來。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這畢竟也隻是一種猜測,沒準還有別的用途。
所幸我們這裏還有一個土生土長的居民,然而和我們一樣的是,阿玲此刻也同樣疑惑無比。
“不過我以前好像聽爺爺講過一個故事,在民國的時候曾經有人來我們村建過一座山神廟,難不成就是這個?”
據說民國那年,這裏曾經大雨不止,最終甚至造成了山石崩塌,泥石流如同惡魔的觸手一般快速的侵蝕而下,帶走了附近不少村民的性命,後來有個道士雲遊經過這裏,說這邊的風水起了煞,長此以往下去這邊必然會有妖邪出沒,為禍一方。
那個道士長得仙風道骨,有一種得道成仙的韻味,那個時候的人們本就愚昧,聽到道士這麼說後,加之他本身一副高人模樣,眾人也就信以為真了,紛紛詢問如何才能夠對付這裏的“風水起煞”。
那個道士告訴眾人,唯有在山林當中建起一座山神廟,供奉山神才能夠得到庇護,鎮壓邪祟,隻不過那個時候的村民比現在窮多了,又如何能夠建造山神廟來供奉山神。
在得知這一點之後,這個道士頓時大發慈悲之心,所用的一切材料他都一力承擔,村民隻需要付出勞動建造山神廟就可以了,這一動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
說來也奇怪,以往的寺廟建成後都是需要香火供奉的,但是那個道士卻告訴大家,在一個月內他們不能踏入,他需要在山神廟裏施法一個月,以起到鎮壓邪祟的作用。
山裏的人窮,道士如果真的有所圖謀的話也不會費這麼大的功夫了,而道士做了這麼大一件善事,村民們幾乎已經非常信服他了,便對他言聽計從,一個月內沒有踏入。
直到一個月後眾人再次歸來,卻驚疑的發現,那個道士居然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