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沉船墓中發現了七星懸棺的坐標,並且順利的找到了第二把鑰匙的存放地點——古越地宮,真佩服孫策的能耐,地下墓葬竟然建造的跟個迷宮似得,並且還用特殊手段將僵屍以及一些禁忌之物封存在了這裏,若不是吳哥及時出手護我,或許我就要永遠的留在地宮當中了,不過說起來也奇怪,我竟然在地宮當中見到了那個人的影子,可是他不是死在沉船墓當中了嗎?”
“吳哥的情緒好不穩定,還有四大盜墓流派的人也出現了爭執,甚至都要將吳哥所在的搬山一脈驅逐出四象門,真是可惡,不就是為了那件東西嗎?他們有覬覦之心卻不敢對吳哥出手,隻能做這種卑鄙的手段對付吳哥,太可恨了。”
“天宮……我們馬上就能夠見到天宮了嗎?隻可惜吳哥……哎,或許我永遠都見不到天宮了吧。”
我隻是大致的翻閱了一下這本本子,其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這麼幾段文字,這裏麵所謂的吳哥一直出現,應該就是我的太公了吧,畢竟當時村長一驚回村了,在古越地宮當中不可能救孫欣。
心有戚戚,我不免有一絲彷徨,若是這吳哥指的是我太公的話,那按照第一段話當中的說法——“吳哥的兄弟還死在了墓葬的機關當中”,那麼和太公一起去的人應該死了。
而和太公一起出發的就是村長,畢竟這本本子上也記載了,吳家就隻是去了兩個人而已,這本本子若是寫實的,那麼村長就應該已經在那個年代就死了啊,那之前出現的又是誰?
事情非常古怪,如果暫時將死去的人當成是村長看待,那麼……
“還有一點古怪,這本本子上永遠都隻是用‘吳哥的兄弟’這個詞來代替村長的名字,這是為什麼?按道理說一起出發去沉船葬,所有人都應該舒適啊,本子上至少應該會出現村長的名字。”
我心中懷疑,本子的主人孫欣不用對方真實名字來記載,或許有兩個原因可以考慮吧,其一就是孫欣壓根不知道村長的真名叫什麼,所以一直隻是用“吳哥的兄弟”來代替。
其二的話,或許……
想到這裏,我背後不免升起了一絲冷汗,這村長究竟死了嗎?這死的究竟是誰?
我下意識的朝著房間當中的照片牆上看去,目光放在了兩個青年之上。
“或許那個時候村長並沒有死,隻不過是被人誤以為是死了,這一點太公應該知道吧,要不然的話太公之後就不會和他有任何的聯係了,而且第二段話當中不也說了嗎,孫欣在古越地宮裏麵見到了一個已經死了的人。”
那人,或許就是村長,一個早應該已經回到村子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