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高士奇善解“聖意”得康熙賞識(1 / 2)

康熙帝喜歡遊山賞水,並且喜歡在所到景點之處舞文弄墨,留下自己的文才。不過,每當他出去遊玩總愛帶上自己的近臣高士奇,其原因是高某非常善解“龍意”。

一次,康熙出遊蘇州的獅子林,觀見獅子林結構巧妙,奇山異石,曲廊流水,層出不窮,不禁隨口說了一聲:“真有趣!”說完他想題幾個字,但一時又想不出題什麼好,便問隨從在身邊的高士奇題幾個什麼字好?

這高士奇立即跪奏說皇上剛才不是已經題過了,臣可不敢再題了。康熙奇怪地說自己哪裏題過呀。高士奇卻說皇上剛才不是說“真有趣”嗎,去掉中間的“有”字,保留“真趣”兩個字,不是最貼切嗎。康熙一聽大喜,回皇宮立即賞賜高士奇玉如意一隻,白銀五百兩。

又一次,康熙到杭州西湖靈隱寺參觀拜佛,並帶著宰相明珠與高士奇二人。靈隱寺的和尚請求康熙寫一塊“靈隱寺”的廟名匾額,康熙提筆便寫,但在寫“靈”字時由於繁體字的“靈”上邊是個“雨”字頭,康熙把上麵的“雨”字頭寫大了,下麵的筆劃又多,不好寫下去。正在躊躇為難之時,高士奇在自己的手掌上寫了“雲林”兩個字,假裝上前為康熙磨墨,偷偷地把掌心向著康熙,由於“雲”字下麵筆劃少,好寫多了同,於是康熙就寫成:“雲林”二字了。所以,後來靈隱寺又稱雲林寺,此匾額至今猶存。

題完匾額,他們一行來到靈隱寺的大雄寶殿裏。康熙笑著對明珠和高士奇說:“今兒個咱們像什麼?”

這時,宰相明珠衝口而出,說:“三官菩薩”;而高士奇卻馬上跪奏說:“高明配天”。康熙聽了樂的嗬嗬大笑,他對明珠說:“你以後要多讀書,多學高愛卿學習呀!”

因為,“三官菩薩”指福、祿、壽三星,明珠的回答很不得體,竟然把自己與皇帝等同起來。而高士奇的回答卻是說:“我,高士奇;他,明珠;共同在陪侍你這位天子”,所以叫“高明配天”。如此巧妙、語帶雙關的回答,自然又贏得了康熙的喜愛。

其實,高士奇受到康熙的寵愛,不僅是由於他的學識與機敏,更是他的乖巧奉承與善解“龍意”的手段,他總是能在康熙最需要的時候,想出巧妙的解決辦法。

有一次,康熙騎馬到南苑打獵,突然坐騎亂蹦亂跳,險些把康熙摔下馬來。眾侍衛連忙上前勒住馬,才沒有出事。到了行宮休息時,康熙還很不高興。高士奇得知後,便故意把自己的衣服弄上許多汙泥濁水,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來到康熙身旁侍立伺候。

康熙見狀問他怎麼這副狼狽模樣?高士奇立即跪奏說自己剛才騎馬被摔到汙水溝裏,到現在還心有餘悸呢!康熙聽了不覺大笑,你們南方人真是文弱,我的坐騎剛才亂蹦亂跳,我不僅沒有摔下來,還控住了呢!高士奇就是這樣善於揣摩上級的心思,他使康熙感覺到自己的騎術還是頂不錯的,沒有被像高士奇馬摔下來,於是就由不悅轉變為高興了。

高士奇在康熙身邊30多年,他所做的官銜不算少,都卻沒有太大實權,因此政治上沒有幹什麼大壞事。這一點說明康熙還是一個明主。

然而,高士奇卻利用康熙對他的寵愛,收羅黨羽,接受賄賂。這樣自然引起別人的嫉恨和公眾的譴責,結果他遭到了左部禦吏的彈劾。奏章中列舉了高士奇四大罪狀,請求康熙將他明正典刑。其中一條最有說服力:高士奇以一個窮監生的身份,隻身來京師,並沒有建功立業。現在隻要問他擁有的財產有多少,就可以知道他招權納賄有多少。

康熙就這個問題來問高士奇。高士奇卻跪奏說,臣蒙聖上洪恩,常近侍在龍體身邊,因此,一些地方上的總督巡撫、朝廷內的部院大臣們總是不斷送一些來禮物。不過,臣收受這些禮物之後,並沒有在皇上麵前為他們講過一句話。所以,對這些禮物對送禮的人來講,沒有起到應起的作用;而對臣來講,臣認為這些禮物都是皇上洪恩所賜,所以臣受之而無愧,望皇上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