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色的天空,純淨無暇,仿佛碧藍色的絲綢鋪滿整片天空。
在碧藍色的天空之下,一抹抹翠綠之色點綴在山林之間,細看之下一株株挺拔的青鬆隱隱約約化為了一隻展翅飛翔的仙鶴;似乎要乘風飛去。
古老相傳,鬆鶴山乃是一隻九天之上隕落的一隻仙鶴死後軀體所化。
鬆鶴鎮,雪鬆王國疆域鬆鶴山下的一座偏遠小鎮。鬆鶴鎮一直流傳著,關於鬆鶴山九天之上仙鶴的傳說。
鬆鶴山,方圓近千裏,山勢險峻、奇峰林立。連綿起伏的山脈、峰巒疊嶂,山中雲霧縹緲,玄幻莫測使人難以攀登。
山中氣候溫潤,多生奇花異草,鳥獸繁多;經常有猛獸出沒。
但是,相比於此山之中蘊藏的眾多珍貴的藥材、食材,所以縱然此山難以攀登,其中更有猛獸出沒,仍然有著許多藥農、采菇人因為其中珍貴的藥材、食材不畏險阻,鋌而走險進入其中。
烈日當空,溫暖的陽光普照著這座偏僻流傳著神話傳說的小鎮。已是正午時分,街道之上人流湧動,從高空看去;便可發現人湧如潮;但卻殊途同歸。
街尾的一座古樸小酒樓,便是眾人的目的地。
鬆香樓,就是這座古色古香的酒樓名稱。
此時,街道之上一位位打扮各異的行人,向著鬆香樓趕去。速度之快,幾乎小跑著,就像是去遲了,就沒有座位,吃不到可口的飯菜一般。
一位腰胯背包行商打扮的中年人,忍不住好奇拉住一旁經過的短發灰袍青年,客氣的問道:“這位小哥,你們如此匆忙,是要趕去哪裏?”
被拉住的短發灰袍青年,正在趕路,突然被人拉住臉色一變,便要發作。
但是,看對方的穿著打扮乃是一位外地的行商之後,便恢複了常態道:“老板乃是外地人,第一次來鬆鶴鎮吧?”
中年人微微一怔,心中略感詫異,不過還是如實的點了點頭;不解的望向對方。
年輕人,臉顯得意之色,微笑著開口道:“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因為,鬆香樓,乃是三年前突然崛起的酒樓。因其獨特新穎的烹調方式,合理的飲食搭配;食後的效果;致使鬆香樓迅速紅遍鬆鶴鎮乃至周邊小鎮。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來到鬆鶴鎮,不嚐嚐鬆香樓的美食,實乃是一大憾事!”
一旁,路過的一位步履矯健,身穿黃色長衫學者打扮的老者,手撚胡須插口道。
旋即,不等中年行商開口,便邁著方步與一旁的青年向著門口進進出出,人流駱驛不絕的鬆香樓大步而去。
中年行商,望著學者打扮的老者與一旁不時向著前方鬆香樓小跑著而去的行人,略微沉思了片刻;亦邁步向著眾人口中如此神奇的鬆香樓走去。
殊不知,他這一去,便改變了他這一生的命運。
鬆香樓內,四十多平米的大廳之中,硬是被塞下了足足三十六張長方形的桌椅。
但是,因為其特殊的排列,竟然還顯得稍顯空曠。
滿滿當當的大廳,此時,座無虛席,食客滿堂。
幾位機靈的小廝,穿插於一桌桌餐桌之間,不時在隨身的小薄上記錄著什麼。
李鶴年站在櫃台之後,望著座無虛席的大廳與門外依然駱驛不絕趕來等待的食客,臉上都笑開了花。
不時,與熟識的食客打著招呼,攀談幾句。
同時,心底不由想起了這一切變故的當事人,就是自己的二兒子李乘風。每每想到自己的二兒子,李鶴年都不禁感歎一句古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李家,原本乃是鬆鶴鎮中貧苦人家。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所以除了最小的女兒之外,大兒子李飛龍;二兒子李乘風;都是早早的為家中分擔著家中重擔。
大兒子李飛龍,因為天生蠻力,如今在距離鬆鶴鎮臨近的青鬆城鐵匠鋪中當學徒。一個月,也能夠有三兩銀子的薪酬,補貼家用。
二兒子,李乘風雖然人長的瘦弱,但是;人卻機靈、活潑、聰慧。
古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因此,李乘風十歲時,便隨著李鶴年進入鬆鶴山中采摘草藥、食材;改善家中困境。
經過一年多,進出鬆鶴山的經驗,李乘風對於鬆鶴山外圍區域;了如指掌。在山中健步如飛,靈動的宛如林中的猿猴。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果不其然,三年前李乘風與同鎮的幾位少年郎進入山中采藥,幾位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半大小子,竟然進入了鬆鶴山的內部深處;結果遇到了一頭遊蕩的鐵毛野豬;幾位少年狂奔之中失散。
而李乘風被眾人找尋到時,是在一處山崖之下,全身多處骨折;血肉模糊、奄奄一息。代夫診斷後,都說這孩子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