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頓和一個很窮的人家在鎮上住了一陣子,可是日子很難過,那一家的男主人失業了,已沒有能力再養活波頓。後來羅福亭先生和他的太太收留了他,讓波頓住在他們離鎮子11裏的農莊裏。羅福亭先生70歲,他告訴波頓,隻要他不說謊,不偷東西,能聽話做事,他就能一直住在那裏。這三個要求變成了波頓的聖經,他完全遵照它們生活。
波頓開始上學,其他的孩子都來找他的麻煩,拿他的大鼻子取笑,說他是個笨蛋,還說他是個“小臭孤兒”。波頓傷心得想去打他們,可是收容他的羅福亭先生對他說過:“永遠記住,能走開不打架的人,要比留下來打架的人偉大得多。”波頓一直沒有和人打過架。
直到有一天,有個小孩在學校的院子裏抓起一把雞屎丟在他的臉上。波頓把那小子痛揍了一頓,結果交上了好幾個朋友,他們說那家夥活該。
波頓對羅福亭太太買給他的一頂新帽子感到非常得意。
有一天,有個大女孩子把他的帽子扯了下來,在裏麵裝滿了水,把帽子弄壞了。她說她之所以把水放在裏麵,是要那些水能夠弄濕波頓的大腦袋,讓波頓那玉米花似的頭發不要亂爆。波頓在學校裏從來沒有哭過,可是他常常在回家之後嚎啕大哭。
有一天,羅福亭太太給了他一些忠告,使他消除了所有的煩惱和憂慮,而且把他的敵人都變成了朋友。她說:“要是你肯對他們表示興趣,而且注意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的話,他們就不會再來逗你或罵你了。”
波頓接受了她的忠告,用功讀書。不久後,波頓就成為班上的第一名,卻從來沒有人妒嫉他,因為他總在盡力幫助別人。波頓幫好幾個同學寫作文,寫很完整的報告。有個小孩不好意思讓他的父母親知道波頓在幫他的忙,所以常常告訴她母親說,他要去抓袋鼠,然後就到羅福亭先生的農場裏來,把他的狗關在穀倉裏,然後讓波頓教他讀書。
一天,兩個年紀很大的農夫都死了,還有另一位老太太的丈夫也死了。在這四家人中波頓是惟一的男性,他幫助那些寡婦們過了兩年。在波頓上學下學的路上,他都到她們的農莊去,替她們砍柴、擠牛奶,替她們的家畜喂飼料和喂水。大家都很喜歡他,而不再罵他,每個人都把他當做朋友。
當波頓從海軍退伍回來的時候,他們向他表露出了真正的感情。波頓到家的第一天,有200多個農夫來看他,有人甚至從80裏外開車過來。他們對波頓的關懷非常真誠,因為他一直很忙也很高興地試著去幫助其他的人。波頓再也沒有什麼憂慮了,而且他最高興的是,再也沒有人叫他“小臭孤兒”了。
也許生活申的煩惱不是你自找的,但生活中的快樂要靠自己搜尋。如果我們僅把目光關注於煩惱、痛苦之上,那麼生活將會是一片黯淡,隻要自己有心去尋找,完全可以轉苦為樂。
快樂的秘訣
作家三毛自言是一個不快樂的人,但她表示,近年來已逐漸能做到不貪、不癡、不動,因此悟得了快樂的十項秘訣。
一、培養體魄,每天做運動,可除掉心理上的不悅。
二、過平衡的生活,消遣和工作要盡量獲得協調。
三、自我欣賞,每天發現一個自我的優點增加自己的成就感,不快樂的事情就不去理它。
四、適時地發泄情緒,譬如打電話,作為心理上的清潔工作。
五、欣賞天地萬物,在小快樂上動情,以赤子之心看萬事萬物,假如時喜時悲,隻會亂了方寸。
六、培養興趣,即使隻有5分鍾的熱度。
七、發揮道德勇氣,見義勇為,打抱不平,從中享受做人的快樂。
八、心存感激之心,多去體會人人為我的道理。
九、知足常樂,不強做精神生活的貴族。
十、多行善事,在行善上給自己安全感。
三毛常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岸上的歡樂無邊無際,而她快樂的秘訣就在重溫赤子心情,返璞尋真。
常用一顆歡喜心看問題,你會變得更輕鬆、更積極,事實上,這個世界上的那些快樂的人或成功的人,每天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用樂觀的心態處理問題。
目標就是意義
1994年,丹麥網球名將簡·萊斯利出任史密斯奇連·畢湛公司總裁。有一位記者前去采訪:“萊斯利先生,您能說說網球和總裁有什麼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