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厚積薄發 第五十五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 / 2)

首次的交鋒敗下陣來,高亢並沒有灰心喪氣。他覺得自己應該把眼界放開闊點,不要隻局限在兩萬塊錢這個環節去找答案。

高亢默默梳理了一遍所有的人脈關係,龐文昊受人指使而前來陷害自己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陷害自己對龐文昊而言,並無多大好處。那麼他這麼做的原因就隻剩一個,泄私憤!

自己與龐文昊之間並無利益瓜葛,甚至來雲陽鎮之前根本就互不相識,是什麼事情會讓他對自己產生強烈的仇恨呢?

到了雲陽鎮之後,高亢心中默數自己得罪過的人。前雲陽鎮黨委書記兼船廠廠長黃克傑,副鎮長裘正榮,船廠的人事處長艾偉,副廠長熊濤,劉新民,許輝,工會主席張強,保衛處楊處長和秦大民......

這其中有誰能和龐文昊扯上關係?想到這,高亢找到雷鳴和張浩說出了自己的思路,張浩認為高亢這次的思路至少方向上是沒有問題。於是立刻對高亢列舉的這些人的背景展開調查,沒費什麼功夫就有了發現。

黃克傑2006年從雲陽鎮財政所所長,直接升任黨組副書記雲陽鎮常務副鎮長就是龐文昊任命的,那時龐文昊剛任開江縣委書記。

還有一個人就是艾偉,2005年進船廠就是龐文昊一手經辦的。

按說這兩個人都是因高亢而倒台,從這一點出發來看,龐文昊對高亢心懷不滿就能理解了。可要因此推翻他對高亢的指證,恐怕太過牽強。

要想推翻龐文昊的指證,就必須先找出他這麼做的真正原因所在。要找出這個真正的原因,就必須深挖龐文昊與黃克傑,艾偉之間到底有什麼利益關係?

黃克傑2009年坐正了雲陽鎮黨委書記的同時,兼任了雲陽造船廠的廠長。要說利益,整個雲陽鎮就隻看著這船廠還有些油水。再看船廠近年的經營情況,2007年以前都還不錯。200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船廠的經營狀況開始有所下滑。可2009年別的企業都在慢慢的恢複正常的經營狀況,船廠卻一蹶不振,跌至虧損的臨界點。也正是黃克傑擔任廠長開始,船廠效益逐年下滑,這難道僅是一個巧合?

高亢立即再次找到調查組的人員,要求徹查自己上任後對船廠整改措施的備忘錄。結果很快出來,除了嚴格限製了公款消費和對船廠設備的整修報價以外,還有一項重大的舉措就是調整了船用鋼材的進貨渠道。取消了以前的由經銷商供貨的模式,而采用直接與鋼廠簽訂購銷合同。

難道問題就出在這裏麵?興奮的不隻是高亢,整個調查組都嗅到了這其中的異樣。即使沒有發現龐文昊誣告高亢的直接證據,但這裏麵鐵定會牽出案中案來,把這些人背後的利益關係厘清,至少會讓整個形勢更加明朗化。

調查組迅速對之前給船廠供貨的經銷商進行調查,初步排查並沒有發現異樣,這些經銷商都是正常合法經營的公司,而且和龐文昊黃克傑等人沒有絲毫的瓜葛。正當調查組為案情撲朔迷離沒有進展感到灰心的時候,崔誌偉與何斌主動送來兩段視頻資料讓案情一下就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原來當調查組去船廠調取資料的時候,崔誌偉與何斌見調查組提取了之前供貨商的信息,這一下就點醒了他們。於是二人帶上針孔攝像頭,去到之前的經銷商那裏,謊稱是來重新商談供貨業務的船廠負責人。經銷商之前也經常在船廠見過二人,知道是個領導。以為這是新上任的管事的,於是並不設防,把其中的黑幕說了個一清二楚。甚至多次提到之前是怎麼和黃克傑結算的,付款周期和方式是什麼,金額多少等全都和盤托出。

對於這一新掌握的信息,調查組認為應該立即提審黃克傑。他在看守所裏邊消息閉塞,應該還不知道外界的情況,從他身上或許又能有所斬獲。另外,他身上也許隱藏著解開目前許多死結的重要線索,所以對他這次提審需要一些技巧。

譚亞林決定讓朱國政和韓知允帶上船廠的財務處長薛桂枝,親自出麵審問黃克傑,給他造成一種明確的指向感和壓迫感的氛圍,杜絕他的任何幻想。

當朱國政和韓知允帶著薛桂枝出現在黃克傑麵前的一刻,黃克傑臉上閃過的細微變化沒能逃脫朱國政的眼睛,這一刻朱國政已經知道黃克傑的心理防線已經垮了。

“黃克傑,我先斷了你的念想,你就不要指望龐文昊會來救你了,他現在已經自身難保。我們沒有時間跟你廢話,目前你還剩最後一個機會,就是現在。”市委組織部長韓知允上來就直接滅了黃克傑的所有幻想。

黃克傑聞言麵如死灰,直愣愣的望著三人發呆。本來他一個區區的鎮黨委書記,怎麼會由朱國政和韓知允這個級別的官員來問他話?這分明就是區政府裏邊有人出事了,牽扯到自己。再一看船廠財務處長薛桂枝陪同,所為何事再明白不過了。看來這次自己終究沒能幸免,還是東窗事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