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厚積薄發 第七十六章 高亢身世揭秘(1 / 2)

1979年11月,中央對恢複的部分高校進行院係的整合,江州交大土木係整體西遷至成都市的成都水利工程學院。江州交大將水陸運輸、道路建設、橋梁及結構工程、航運船舶工程等作為主要學科。時年33歲的高博已獲取工學博士的學位,任江州交大橋梁及結構工程係的副主任,同時還擔任科技處處長。

高博年紀輕輕就已經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其中的《水泥砼路麵的設計理論》、《喀斯特地質的橋梁建設力學研究》、《國道319川西路段的橋梁優化設計方案》等論文分別榮獲交通部頒發的優秀質量管理獎,自然科學獎和江州市頒發的科技進步一等獎,江州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

江州交大當時是由交通部直接管理,高博不僅是校內也是交通部的重點培養對象,高博可謂是風華正茂之年就踏上了人生的巔峰。

可高博對仕途不感興趣,他隻醉心於他的學術攻關和科研,同時也有了強烈的成家願望。看起來條件如此優秀的高博,在現實中擇偶卻屢屢碰壁。那個年代即使在國家提倡晚婚晚育的情況下,女孩二十三四歲也都嫁人了。與高博年齡相近的單身女人極少,不是離婚就是未嫁。若30歲還未出嫁的女人條件可想而知,高博當然看不上眼。那個年代離婚的女人等同被貼上了有傷風化的標簽,高博心高氣傲自然也不會入他的眼。校領導都替他著急,為他安排過幾次相親。城市的女孩單身的太小十七八歲,年齡相差太大顯然不合適。農村的女孩高博見了就跑,倒不是他瞧不起人家,而是現實的確太殘酷,農村女孩與高博心中理想對象的標準相差太遠。他幹脆決定寧缺毋濫,有緣自會相遇,無緣終身不娶!

隨著沈學謙與高博的關係日漸增進,他察覺出高博這一尷尬處境,有心替恩師物色合適人選。在同為留校生的苗南省學生中,19歲的蘇雅品學兼優性格溫和,與沈學謙既是同鄉又是同窗好友。也曾隨沈學謙去過高博家做客過幾次,隻是不像其他同學喜歡圍著高博問這問那,隻安靜的在一旁翻看隨身帶去小仲馬的《茶花女》,聽著他們海闊天空的聊天。聽到有趣時,也會躲在書後偷笑,或偷看一眼人群中央的高博。

蘇雅雖然從來沒有在沈學謙麵前表露過對高博的仰慕之情,更不會像其他女生一樣大膽直白的對高博直抒胸臆的示愛,但沈學謙還是覺察到她情緒的微妙變化。與其他女生不同的是,蘇雅不會為了彰顯新時代女性特質而故意去特立獨行的標新立異。她有著異於常人的成熟與淡定,外表溫和內心堅定,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對未來有憧憬的女孩。

沈學謙覺得她與高博除了年齡相差大了些以外,其他方麵都很般配。於是沈學謙不露聲色的開始營造蘇雅與高博私下接觸的機會,每逢再去高博家中時就隻帶蘇雅一人前去。去後不久,沈學謙就借口溜掉,留下二人獨處一室。

令高博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看起來有些羸弱的女孩聊起天來竟話鋒犀利見解獨到,讓高博肅然起敬對其刮目相看。隨著認識的加深,蘇雅被高博的爽朗正直和豪放幽默更加深深吸引,一封書信寄相思主動向高博表露心跡。

高博當然欣喜萬分,可在校學生的師生戀就算在今天也會令人側目相看,那一年的高博因此十分矛盾糾結,不敢擅越雷池。沈學謙建議等蘇雅畢業後再公開戀情,這樣就不會有太大的負麵影響。蘇雅和高博都覺得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采納了沈學謙的建議。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業還有漫長的3年光景。一個是情竇初開的癡情少女,一個是血氣方剛的老光棍,你指望兩個人之間不出事?等蘇雅畢業後再公開的想法隻是自欺欺人,兩個人的戀情迅速升溫,一發不可收拾。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有師生多次撞到清晨從高博家中出來的蘇雅,係主任和女學生同居了的消息燃爆了校園。一時之間各種熱議鋪天蓋地的在校內瘋傳,也有支持和力挺他們的,不過會立刻被主流價值觀的群體所碾壓。

這件事在當時的震撼程度舉一個例子可以借鑒說明,三年後全國開始實施嚴打,像高博這樣與女學生同居的情況,他和蘇雅可以以流氓罪被雙雙槍斃!即使他的高級知識分子身份都起不到半點作用。別說他高博,就連我軍的締造者之一,重要的開國元勳的親孫子都因同樣的罪名在此次嚴打中被槍決。情況與高博差不了多少,無非就是女生的數量多了幾個而已,區區一個博士算得了什麼?

由此可見,這在當時掀起了怎樣的軒然大波!校黨委書記和校長立即找到高博求證此事,高博無奈之下隻得承認確有其事。這還得了,身為黨員又是高級知識分子,竟然私生活個人作風如此荒淫無度!高博被立即停課,暫停其係副主任和科技處處長的職務,接受組織的審查並在家深刻反省自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