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業宗夫婦倆和高亢以及孫雨彤都聚精會神的盯著四爺,等著他講一個神奇的故事給孫業宗治病。
四爺見關子也賣得差不多了,才開口說道:“其實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卻不一定對這個故事深思過。金庸筆下有一個人物,人稱劍魔,大家知道是誰嗎?”
眾人搖搖頭,表示不知。
四爺笑了笑繼續說道:“我一說他的名字大家準知道,獨孤求敗!”
眾人聽了一起“哦”了一聲,都認為這個名字太熟悉了。
四爺突然問道:“大家都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吧,可誰能告訴我一下他的生平?”
大夥麵麵相覷,這才發現竟然誰也說不出來!連他是哪裏的人、什麼時候出生、死於什麼時候、有沒有成家、一生都有哪些重大事件等最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隻知道他的劍術天下無敵,自創了獨孤九劍,其他的一概不知。
四爺見眾人答不出來,又繼續說道:“大家不知道不要緊,因為這個人從來沒有在金庸的小說中出現過。他隻是在小說中被人提及過,而且在所有金庸的小說中一共隻被提及過三次,所以大夥對他的情況不熟悉是很正常的。我的故事就是講述關於獨孤求敗這些不為人知的事情,讓大家了解一下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麵。”
孫業宗聽到這裏提出了質疑,說道:“既然人家金庸在書中都沒有交待他的這些事情,你憑什麼知道?我們又怎麼知道不是你自己在瞎編?”
四爺笑道:“你聽完就知道我是不是在瞎編了。金庸筆下的獨孤求敗是鮮卑人,為什麼一個隻是在別人口中出現過三次的人會被所有人記住?因為他被符號化了,非常簡單易記,一提到他就會和劍術天下第一以及獨孤九劍聯想起來。他的一生,從他劍塚中的留言可以窺見一二: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穀,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就隻這簡簡單單留言,已盡道出這絕代劍手睥睨天下的威風,也道出他內心的 寂寞與蕭索。
後來令狐衝在風清揚那裏習得了他的獨孤九劍,楊過在劍塚中覓得他留給後世的四把劍。我們不妨來設想一下,獨孤求敗的這一生到底過得怎麼樣?”
高亢說道:“不怎麼樣,最終落寞而終,一生孤寂無依。”
孫雨彤說道:“劍術再高又怎樣,這樣的生活打死我也不要。”
孫業宗說道:“他這一生就如他自己下的定論一樣,寂寥難堪也。”
四爺點點頭,認可大家的答案。但隨即又問道:“可為什麼呢?為什麼他會一生寂寥難堪呢?是因為劍術太高嗎?可天下習武之人不都是以武功天下第一為終極目標嗎,一個實現了人生終極目標的人不是應該夫複何求嗎,怎麼會寂寥難堪呢?是金庸先生人物設計得出現了問題?”
麵對四爺的一連串反問,眾人覺得十分新奇,也在心中自問:對呀,這是為什麼呀?
四爺自問自答的接著說道:“因為獨孤求敗先生來錯了地方。”
“來錯了地方,來錯了什麼地方?”高亢問道。
“他不該來到人世間走一遭。”四爺說道:“人世間沒有他的知音,他注定孤苦一生。但獨孤求敗是金庸筆下虛構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獨孤求敗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天才。不知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天才自古難養天年!也就是說天才幾乎都短命,霍去病17歲封侯,抗擊匈奴立奇功,深受漢武帝器重,卻23歲就溘然而逝;王勃14歲就被尊為唐初四傑之首,並入朝為官,也僅僅活了27歲;孫策17歲就橫掃江東六郡八十州,卻在25歲時照個鏡子把自己愁死了;李小龍的實戰功夫是全球公認的世界第一,暴斃時也才33歲。
這些人都是在不同領域的獨孤求敗,但他們都本不屬於這個世界。所以上天很快就意識到這個錯誤,也就把他們迅速的召回了天上去。因此我們再來設想一下,如果要想改變一下獨孤求敗的一生,讓他不這麼寂寥難堪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讓他一敗!”孫業宗答道。
四爺聽了朝他豎了豎大拇指,說道:“對,讓他一敗即可,這樣他的人生瞬間便有了方向和意義,做一切事情也有了目的和動力。可惜的是,他到死都未曾一敗。我想如果在他的有生之年能遇到一個打敗他的人的話,在他敗的那一刻,他一定會喜極而泣吧?”
孫業宗點了點頭,四爺見了立刻問道:“可董事長為什麼卻非要過寂寥難堪的生活,而不珍惜這難能可貴的一敗呢?你可知道這一敗曾經有多少英雄豪傑夢寐以求而不得,有多少天才少年至死都無福體驗一回,董事長為何卻視之為不齒,不加以珍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