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叔知道你是個不怕苦的孩子,我跟你講得可是咱們老祖宗的精華,來源兵家祖師爺孫子的《孫子兵法》。你慢慢琢磨它的意思,你現在還小,不要急著去跟日本鬼子對著幹。叔已經老了,管不了你多少年。我教你的這些東西,你反複練習,等叔不在了,你也能自己慢慢的琢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明人指路,明人指路不如貴人相助,貴人相助,不如自己感悟。好,叔不再說廢話了。”
“叔,你現在身體這麼好,一定會活個大歲數的,不要說這些喪氣活啊!你放心,我會好好學習的。”王福友連忙安慰王叔並且保證著,王叔說的哪是廢話,諄諄教誨好幾次救了他的命。這個慈祥的長者,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智慧分享給了晚輩,要說他不愛國,怎麼會做這些事。這可是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了。
在外敵入侵,國破山碎之際,何以為家?在日本鬼子麵前,全民可以參戰,老幼皆為兵,他們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保護著華夏民族的傳承。這侵華戰爭,使百姓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不能正常耕作生活,老無所終,幼無所依。是可忍,孰不可忍?
“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這是十二條作戰原則,分析前兩次你遭的罪。”
王叔拿著地上的石頭,在土地上寫下了這些文字,並且跟王福友講得很仔細。於王福友而言,這土地就是紙,這石頭就是筆王叔就是一個活教材。他已經很滿足了。
一遍又一遍在地上謄抄著王叔的那段話,王福友記性好,跟著王叔念了幾遍就會了,隻是這些字寫起來太廢力,他沒有怎麼幹地裏的活,整整練了一星期的字。
在夢裏睡覺的時候,王福友還在背誦這十二準則。簡直就是魔怔了。當然了,王福友依然每天上山采野菜,夜裏偶爾去地裏鋤地,這莊家可是以後的命啊,冬天可是沒有野菜吃啊,自上回白天去地裏挨了炮彈,王福友也知道自己應該“強而避之。”上次差點死了就是真的因為日本鬼子打炮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要不是他反應快,他現在早就死了。他可是村裏出了名的快腿,要是換做其他孩子,後果不敢設想。
王叔講,勾踐滅吳,可是十年的臥薪嚐膽,他不怕不能把這些還給日本鬼子,他一直在等待機會,伺機而動。
最起碼,英雄山的兒女們可是占著地利人和。日本鬼子休想嚇唬住他。不就是仗著武器精良,哎現在鄉親們生活都很貧窮,別提武器了,這些不僅需要錢,還需要造啊,這都是怎麼做的?他有必要去地裏悄悄找找那個炮彈的殘骸,拿回來等叔叔回來,抽空問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