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太過自信,總以年輕為資本,認定這資本是無窮無盡、源源不斷的。於是他們將自身充沛的能量毫不吝嗇地投注到事業中,以為這樣便可以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成就輝煌業績。珍惜嗬護自己的身體對他們完全是耳旁風,他們不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那些燈紅酒綠、暴飲暴食、紙醉金迷的生活方式都在不斷地耗費他們生命的能量。直到嚐到苦果,他們才幡然醒悟,才開始反思自己以前的放縱行為,追問自己:“我生命中的能量都到哪裏去了呢?我所有的才能竟沒能發出些微弱的光芒?”
如同煤在發電時將能量全耗費在電路上一樣,他們將原本能達成目標的精力全耗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中。到最後才發現,他們原本所擁有的充沛的精力如今連照亮自己都很困難,更別提照亮其他人了。
你的精力一旦耗盡很難恢複。
人人都明白,精力一旦消耗殆盡便覆水難收。而且,隨著精力的消耗,還將有更多、更大的損失。比如,人格被埋沒意味著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就此淹沒。
不妨想象著比較一下:一個年輕人在一夜之間揮霍掉千萬積蓄自然覺得可惜,但如果他把自身的精力也徹底消耗殆盡,那麼這兩種損失,哪一種更大呢?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耗費自己的寶貴精力。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耗費自己寶貴的精力:有些人是因為埋怨、惱怒、心情糟糕;有些人則因為雞毛蒜皮之事而耿耿於懷;有些人在情緒波動上消耗的精力比職業上所消耗的精力要多得多。經常發脾氣會使人寶貴的精力大量流失。
在工作中,有不少老板常常衝著員工大聲嚷嚷,對其無端責備,將自己的怒火轉移到員工身上。這樣既失去了員工對他們的好感和尊重,也損耗了自己的精力和自尊。
除此外,總是有一些人以無謂的緊張、愁苦和擔憂來消耗大量精力。因為做事前他們總是猶豫不決、反複衡量、再三考慮結果的利弊,所以,在開始著手做某件事時,他們的精力往往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要杜絕任何浪費生命和精力的行為。
懂得生命和精力的有限性後,應抵製並消除任何浪費生命和精力的行為。當你遭遇過錯或厄運時,應想辦法去彌補和挽救;當你已不遺餘力,就應忽略內心的顧慮,選擇遺忘那件事。過錯和厄運是無法阻攔你繼續前行的步伐的,過往的悲慘也無法困擾或糾纏你愉悅的心緒,更不要讓這些東西侵蝕你的“生命資本”。
任何損害自身精力、耗費自身生命能量的事情都不要去做。同時,人們還要時刻不停地反思:“我所做的這件事會給我的工作及能力帶來更大的提升嗎?我是否會因此而變得更有精力和能力?”
如果你想建功立業、出人頭地,就一定要拋棄那些浪費生命能量和活力的東西。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學會用理性排解你心靈的苦悶。
那些卓越出色的人物都能成為自己的主人,能有效掌控自己的情緒。擁有化學性心靈的人,自然是善於調解自己心情的人,就如同化學家們懂得用堿性來中和酸性一樣,他們清楚地了解如何消除憂慮,排解煩悶。
化學家們都知道各種酸的作用以及與其他化合物溶解後所產生的功效。而對化學不甚了解的人就不明白中和的道理,所以會錯誤地將酸溶解在其他酸性溶液裏,不但不能產生中和反應,反而使酸性更加猛烈。
因此,擁有化學心靈的人用愉悅消除鬱悶與失落,用從容平和趕走偏執,用積極進取的態度取代消極頹廢的思想,用友愛彌合憎惡。由於他們懂得種種消除憂慮的方法,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其心靈上便不會遭受種種痛苦。
關於心靈上的化學原理,很多人並不知曉,所以他們麵對自己思想上的各種煩惱和鬱悶往往會不知所措。心靈上的苦悶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不過積累一段時間,人們需學會用理性來指導自己,以適宜的方式來解除種種困擾。
用真善美從源頭上消除你的惡念。
很多人都不知道消除惡念的最佳方式並不是針對性地驅趕,而是用真善美的思想從源頭上將它瓦解。所以,當人們心中被怨恨、偏執和悲觀的情緒充斥時,將心態轉換到相對立的方向,快樂、平和與美好的心情便會如期而至。這就好像打開冷水管的龍頭,滾燙的沸水便會立刻降溫。
倘若想照亮整間屋子,你隻需要推開窗戶,讓陽光灑進來,黑暗自然就會消失了。
一個人身體上的每一個細胞都關係到其思想。
在普通人看來思想僅被腦神經影響。其實不然,思想並不完全因於腦神經。生理學家研究發現,盲人的手指頭上擁有敏感的神經質。很多盲人有著驚人的技藝,比如辨別紡織品的精粗、區分顏色的深淺濃淡等。
人的身體由腦細胞、肌肉細胞、骨細胞等十二種不同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的完好無損,才能使人的身體保持健康。它們彼此間緊密相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損傷一個細胞便牽連其他細胞;同樣,有益於一個細胞便會福澤全身的細胞。人們的思想與每個細胞的健康都聯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