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用完後,任大嬸起身對皇甫謐說道:“小靜,這種天氣隨時可能會降暴雨,叔母去疏通排水渠,以防雨水淹壞了藥材。你就好好陪著客人,聽到了嗎?”
皇甫謐撓了撓頭,“叔母,我也不小了,能不能別再用這種跟小孩子說話的語氣來囑咐我啊?”
任大嬸撇了撇嘴,低聲道:“這臭小子!”
“叔母,外麵黑,走路當心點!”
“你叔母也不小了,不用你囑咐!”任大嬸拿著鏟子和雨傘走出門去。
“欸,對了小靜!”韓龍又問皇甫謐,“你還沒告訴我何晏究竟找你買的是什麼藥?”
皇甫謐得意一笑,“是我發明的奇藥,五石散!嘿嘿,沒聽說過吧。知道我為何研製五石散嗎?就在兩年前的春天,原本風調雨順的新安縣陡然氣溫驟降,那是嗬氣成霧、滴水成冰。在外的許多人猝不及防,遭寒氣侵體,出現了肌肉痙攣、肢體顫栗等受了風寒後的不適之症,患者家人為其苦尋驅寒之藥,但短時間卻難見療效。於是我便思考著,這世上若是有一種服用一顆可抗一天風寒之丹藥,那麼這藥豈不十分搶手!於是我用這童靈方回鼎不斷煉藥,但是藥效皆不理想。就在我心灰意冷之際,我翻閱古籍,試圖尋找良方,沒想到還真就讓我找著了。在《黃帝內經·素問篇》中記載著已經失傳的砭術之法,砭術即以砭石作用於人體而達到治療之效,卻鮮有食用砭石之說,這倒是令我產生了新的想法,為何不以石入藥,或許可見奇效呢!我又翻閱了《神農本草經》,終於教我尋覓到了五種功效為祛寒活血之石,分別是丹砂、雄黃、白礬、曾青還有慈石,我尋覓這五石用方回鼎煉製成丹藥,取名為‘五石散’。又因其服用之後,全身燥熱,需以寒食輔之方能順氣,故亦稱之為‘寒食散’。”
韓龍聽得頭昏腦漲,不願再深究其他疑點,直接問道:“小乾,你就直說吧,何都尉為何要買五石散呢?”
皇甫謐尚有許多細節還未及表述,但見韓龍言語中卻無好奇之意,自己也隻有作罷,老老實實地回答道:“他呀,他是為了他所修的玄學,說起玄學,我還要再詳細與你闡述玄學的玄妙之處……”
皇甫謐還沒說完,天空又是大雨傾盆,嘩嘩雨聲不絕於耳。
“咦,下雨了!”皇甫謐心中擔憂任大嬸的安危,連忙打開房門向外張望著。
終於一個昏暗的人影出現在他們眼前,那正是任大嬸。她一手舉著雨傘,另一手提著鐵鏟,匆匆跑回屋中。
任大嬸坐在馬紮上換著布鞋,口中歎道:“哎,這雨下得也太猛了,可惜咱家排水渠中的淤泥還沒清理幹淨。”
“叔母,你又先去清理別人家的排水渠了吧,你也太好心了!”皇甫謐雖然嘴上發著牢騷,但是心中卻對叔母的做法表示理解。
“這百草林的排水渠我們不管,還有誰來管。”任大嬸笑了笑,道:“不妨事,你們先去休息吧,我去換身衣服。”
暴雨越下越大,每個人各自回房。
韓龍臥於床上休息,卻被喧囂的雨聲吵得無法入眠,他將窗戶打開一條縫隙,想瞧一瞧雨勢,卻發現任大嬸又舉著雨傘,提起鐵鏟悄悄走出了房門。
韓龍暗自歎息,何必呢?世人皆是自私的,何必要為別人做那麼多,又不會有任何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