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鴛問父親:“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文欽回答道:“他說你就像現在這樣過日子,日後自會出人頭地。”
“人頭落地?”
“是出人頭地!”
兩日後,文欽收到城外巡邏軍的急報,稱在廬江東南的邊關禁區發現有一夥人擅入的跡象,從腳印和遺留下的生活痕跡判斷,擅闖者當有十餘人,初步懷疑是東吳的奸細。
文欽緊急下令,廬江郡全郡戒嚴,加強布防,嚴守各處路口,盤查可疑人員。
“爹,這種小事就交由我來辦吧,我一定將擅入者繩之以法!”文鴛自信滿滿地向文欽保證道。
文欽覺得自己的兒子也已長大,也是時候放手,讓他成就初出茅廬第一功。
文鴛對廬江一帶的地形了如指掌,他知道擅入者絕不敢犯險走官道,必定行偏僻之路,而太過偏僻的路對於初來乍到的擅入者來說容易迷路,甚至可能困死在路途中。綜合種種情形考慮,文鴛選擇了一條擅入者最有可能選擇的道路,由自己親自看守盤查。他要親手拿下擅入者,做出一番成績給父親看看,證明自己的實力。
經過三日的守候和盤問,所來往的行人皆不是可疑人。文鴛感到掃興,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判斷有誤。
就在他焦躁不安之際,見到一位老叟拉著一名少女的手走了過來。
這名老叟的膚色發黑,須發稀疏,眼神帶著陰狠,渾身被衣物裹得嚴嚴實實;而少女容貌清麗,姿色不凡,卻是一身農家女打扮,她的眉宇間帶著淡淡的哀愁,一臉憂傷地望著前方。
文鴛命人上前對兩人進行盤問。
“站住,你們是什麼人?要到何處去?”
老叟抬起頭,注視著守衛,回答道:“老朽便是這廬江人,名喚古通,今日帶著孫女玥兒要前往司隸尋找她的父親。”
“尋人?哼,我看你們十分可疑,懷疑你們是東吳的奸細!”
古通懇切道:“官爺冤枉啊,我們這一老一小,哪裏會是什麼奸細,望官爺明鑒!”
“嗯,看你們也不像奸細,過去吧。”說罷,守衛給兩人讓出了道路。
文鴛斥責守衛道:“不像你個頭!奸細可不會把自己的身份寫在臉上。”
他上前打量著一老一少,摸了摸下巴,轉頭對守衛說道:“你去搜搜那個老頭的身,看看有沒有什麼可疑物品,小姑娘由我來搜。”
“是。”守衛無奈地應了一聲,隨即對古通展開搜身。
文鴛搓著手,笑眯眯地對少女說道:“你要乖乖配合我,讓我搜你的身,隻要沒有可疑之處,我自會放你們過路的,明白嗎?”
少女不安地往後退了一步,雙手握著拳放在胸口處,警惕地看著文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