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約定(1 / 2)

路程不長,關景東總尋著話題跟張青知聊,關景東問起張青知讀書時有什麼趣事,張青知說起了個糗事。

她說她平時除了上課吃飯睡覺,其餘時間都用在畫畫上了,畫得天昏地暗。她的導師是個德國人,對她很嚴謹。因為張青知經常畫得投入連吃飯時間都用上,後來把她的吃飯時間也給規定了,導師甚至是跟她一起吃。

有一次導師去約會,結果居然把她也帶上了,張青知覺得那是她一輩子最亮的時刻,說著說著連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關景東問導師後來怎樣了,張青知說導師後來華麗的失戀了。她為了安慰導師,特意做了頓有誠意的飯,那之後導師更喜歡跟她一起吃飯了。

她的趣事很多,不說話時是個文靜的孩子,說話時卻能把人帶動起來。

關景東很自然地問起她是不是從小就愛畫畫,她卻小聲地說了句是的。

關景東轉過頭去看了看她:“怎麼了?”

“沒……沒有。”

“很多人說起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會特別的興奮,你反而很平靜。”

“因為喜歡,所以更不想被比較,更不喜歡被說三道四。”

“可以跟我說說,我們也可以換話題。”

“那些人總喜歡把‘你喜歡,當然畫得好’‘你是畫畫天才,又喜歡畫畫,當然比不上你’掛在嘴邊,特別討厭。”張青知望著窗外景色靜靜地說。

關景東靜靜地聽著,他好奇地問:“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的?”

張青知轉過頭看著關景東,她的眼睛特別純淨,嘴微微上揚說:“真的想知道?”

“答案讓我驚喜的話,我請你吃雪糕。”關景東笑著說。

“大冷天的,學長要請也要有誠意才行。”張青知覺得關景東是想逗她笑的。

“我認真的,天冷的時候吃雪糕別有一番風味。”關景東繼續一本正經地說。

“我認輸了。”

張青知說起是因為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她的媽媽帶她去看展覽,那是個國畫的畫展。當時年紀小小的張青知被國畫那種水墨的豪放又帶著細膩刻畫的點綴給深深吸引住,於是她便開始學起了國畫。

小孩子是不可能專一的,她漸漸不滿足水墨的純粹,開始偏好豐富的色彩。看到隔壁班孩子學習畫水粉,她就放棄了學國畫投奔進水粉的懷抱裏。

但是水粉的清雅還是不能引起她的濃烈興趣,那時候她也不是畫得特別的好,但是她的媽媽也沒有過多的幹涉她,隻是希望她能夠專注在某個方麵多一點的投入,於是索性給她換了油畫班。

接著出乎媽媽的意料,張青知不僅對於色彩漸漸入迷,而且畫畫時候的專注度跟之前的完全不一樣,畫麵也越見特別。

那時候她剛開始接觸,覺得鮮豔的色彩十分漂亮,她會開始嚐試,然後就越畫越多,畫多了便開始成熟。

慢慢的張青知把畫畫變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習慣拿著畫筆揣上速寫本到處走到處畫,畫速寫成了她的另一種樂趣;素描是很重要的基礎,即使她再不喜歡,她也會耐心著畫了一遍又一遍。從一條線到一個麵,張青知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心中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