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用,兒女婚姻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事我會向母親稟報的,不用征求小妹的意見,她會同意的。”孫策說道。
葉天心中一動,有了些許想法,看來小香在孫府的地位不怎麼高啊。
想起原版三國中對孫尚香的介紹,不妨來談談她的幾次出場。
第一次出場
三國演義在第七回‘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中提到了孫尚香。
具體如下:‘卻說孫堅有四子,皆吳夫人所生:長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權,字仲謀;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吳夫人之妹,即為孫堅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堅又過房俞氏一子,名韶,字公禮。堅有一弟,名靜,字幼台。堅臨行,靜引諸子列拜於馬前。’
大家看得仔細了,這裏小香香在父親出征的時候並沒有出場,原因是什麼?
稍加分析:
第一,小香香這個時候太小了,可能還不會意識到出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從文字來看,孫堅的弟弟孫靜引諸子列拜於馬前。我們無法確定小香香是不是孫堅子女之中最小的,但是如果按照次序來看的話,小香應該不會是所有子女中最小的一個,即便,這個時候的孫尚香也應該有好幾歲了,不可能尚在繈褓之中,所以這種推斷是不成立的。
我們隻有第二種解釋。
孫尚香在江東的地位不及幾位兄長或者是弟弟。既然當時孫堅出征的時候,幾位夫人沒有出來相送,可見在當時的環境之下,女子的地位是多麼的卑微,甚至連自己丈夫出征都不能出來送一送。當然解釋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
美人計。
我們再往後看。孫尚香的第二次出場是在第五十四回。這裏小香香再次被提及是劉備剛剛喪妻,東吳的君主孫權和手下的謀士商量決定用美人計將劉備羈留在東吳,意圖奪回荊州。而這個主意正是小香哥哥孫策、孫權的好朋友周瑜所出的。周瑜根本就沒有將孫尚香放得太重要,也許在他們眼中小香香隻是一種特定的工具,一種可以讓他們奪回荊州的工具。怎麼說孫尚香也是一位郡主啊,可是周瑜就是這樣在聽到魯肅說劉備喪妻之後立馬就說定計了,然後就這樣葬送了一個女子的前途,而這個女子雖說是孫策孫權的妹妹,好歹算是周瑜的上級啊,可是咱們的周郎,當真是妙計啊!
孫權看到周瑜的文書之後,開始還很是錯愕地說:“你好糊塗,這等文書,要它何用。”
但是在聽說周瑜能夠將荊州奪回之後,立即點頭暗喜啊。並且要差人去荊州商議聯姻的事情。前後的表情變化是多麼的快啊,先是置疑,但是聽說荊州之後,兩眼放光心中暗喜,由此可見荊州的地位遠遠比他的那個異母妹妹的地位要足得多啊。
接下來的呂範出使荊州去說服劉備和孫吳聯姻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從這位說客是怎麼樣評價孫尚香的。‘堪奉箕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