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初(前179~前174),南海王反,漢擊平之,徙其民至上淦(今江西新幹)。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閩越攻東甌,東甌請舉國內徙,‘乃悉舉眾來,處江淮之間’。
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王反漢,次年漢出兵滅南越,以其地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並開珠崖、儋耳兩郡。
元封元年(前110),閩越反,漢出兵討之。閩越諸將殺其王以降,‘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至此,百越各族全部置於漢王朝郡縣統治下,完成了秦王朝未能完成的統一大業。
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推動下,百越地區的經濟、文化有著明顯的發展。有些地區的出土文物反映出:漢武帝以後的鐵製工具顯著增加,文化麵貌上的民族特點逐漸減弱。部分百越族與漢族在共同的經濟生產與貿易活動以及文化的相互影響中,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進程。甌閩族與漢族混合的‘山越’,在東漢末三國初(公元3世紀初)還很活躍,到南北朝後逐漸從曆史上消失。
在另一方麵,嶺南百越卻長期留存。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交趾雒越征側、征貳兩婦人曾發動反漢鬥爭,‘九真日南、合浦蠻裏皆應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為王’。延至建武十九年始克討平。
西甌,東漢稱烏滸,人口眾多。靈帝建寧三年(170),鬱林太守穀永曾招撫十餘萬,開置七縣。
地上是厚厚的落葉,踩在腳下就像是踏著鬆軟的地毯,茂密的林木遮天蔽日,枝葉茂密得陽光都很難滲透進來,樹木高大挺拔,直插雲霄,百米多高的古木隨處可見,粗大的樹幹至少要十幾人才能合抱。
樹上還交織著許多不知名的藤本植物,使人驚奇的是,有些粗如臂腿的巨藤,它們從地麵斜飛上二三十米高的大樹,有的粗大藤條懸掛在高大樹冠的下麵,有的還自己纏繞,垂吊成大小不同的環結。
這裏便是一處熱帶雨林。
葉天一路狂奔,用了七天時間才趕到這裏,他已經問過當地人,想要前往烏滸,最簡單的方法便是穿過眼前這片雨林,快的話三天時間就能到達。
熱帶雨林之中,鮮有人至,古木的樹齡非常之高,很多樹木的樹幹上都緊緊纏繞著密集的樹根,就仿佛那些樹根把整棵樹都緊緊包住了一樣,這,就是熱帶雨林裏麵最特殊的絞殺植物了,通過“絞殺”別的樹木而獲得自己的生存。
很多大樹上都長滿了各種各樣的不知名果實,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特別的光潤飽滿,誘人心田,而除了各種樹木,最新奇的還有一些在平時從來都沒有看見過的葉子非常巨大的不知名植物,這種就是熱帶雨林裏有名的“巨葉植物”了。
進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來到了一個神話般的世界。在這裏抬頭不見藍天,低頭滿眼苔蘚,密不透風的林中潮濕悶熱,腳下到處濕滑。這裏光線暗淡,蟲蛇出沒,在其間行走不僅困難重重,而且也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