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 第232章 三國鼎立(1 / 2)

“相公,接下來該作何打算,曹操已死,我們現在是不是立即北上啊?”白素貞笑問。

葉天搖了搖頭,微笑道:“不急不急,曹家元氣大傷,已經沒有了和我們再戰的本錢,還是先別急著北上,葉家軍死了幾萬人,還是先安撫一下的好,待到後方諸事解決再北上也不遲。”

豫州之戰,曹操損失慘重。劉備那廝也不例外,他的十萬雜軍被賈詡帶領的十萬精銳殺得狼狽逃竄,最後隻剩下還不到兩萬的兵力逃回了益州。

曹操身死,曹丕立即繼位,稱魏王,210年十月,漢獻帝讓位,曹丕稱帝,是為魏文帝。至此,曆12帝,186年的東漢王朝名實俱亡。十月十三日,早已徒存名號的漢獻帝劉協被迫將象征皇位的璽綬詔冊奉交曹丕,宣布退位。曹丕照例三讓之後於同月二十九日升壇受禪,登上皇帝的寶座,改國號為魏,建元黃初。十一月一日,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行使漢朝正朔和使用天子禮樂。同時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並且授匈奴南單於呼廚泉魏國璽綬,並賜青蓋車、乘輿等。十二月,定都洛陽,曹丕在改朝換代之際,對職官製度進行了重要改革。改相國為司徒,禦史大夫為司空,由此恢複了被曹操於漢建安十三年(208)廢除的三公官製(太尉、司徒、司空)。此後司徒、司空位號雖尊貴,但不幹預朝政。曹丕又設秘書監和中書省,中書省置監令,主管通達百官奏事,起草詔令,以此分掉尚書台的權力,改變東漢後期尚書權職過重的現象。在經濟方麵,曹丕繼續推行屯田製,重視水利建設。總之,曹丕稱帝代漢以後,魏國實力進一步增強了。

曹丕稱帝比葉天所了解的曆史早了整整十年,魏國建立,東漢徹底滅亡,而天下也大為震動。

211年,蜀中傳言東漢末任皇帝劉協,已被謀殺。漢中王劉備發喪追悼,改穿喪服,追稱劉協“孝湣皇帝”。之前,劉備三顧茅廬,請動臥龍出山,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大力發展蜀中,稱帝心思已然明了。

文武官員爭相證實祥瑞出現,請求劉備繼位皇帝。漢中王劉備在成都稱帝。開始劉備並沒有答應,直到軍師將軍諸葛亮上言,劉備才同意,並讓軍師諸葛亮、博士許慈、議郎孟光設定禮儀,選擇吉日良辰,上了尊號。

大殿上,百官朝賀,爭相道喜,但益州前部軍政官費詩,卻上書勸阻說:“殿下因為曹操父子,逼迫主上,篡奪帝位,所以才流亡萬裏之外,集合部眾,行將討伐曹家盜賊。而今,大亂還沒有克服,卻先自己當上皇帝,深恐怕引起人心疑惑。從前,高祖跟項羽相約,先擊破秦王國的,即位當王。等到鹹陽屠城,擒獲嬴嬰(秦王朝三任帝),而仍推辭謙讓;何況殿下到今天還沒有邁出大門,就打算自立?屬下愚昧地認為:主公不應采取這項策略。”

劉備大不高興,貶謫費詩當永昌郡郡政府駐地參謀官。永昌跟成都航空距離八百公裏,中隔萬山,是中國地勢最險惡的地區。這是一種謀殺性的放逐,用以報複他的反調,劉備稱帝之心已經昭然若揭,費詩還去唱反調,這不是找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