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陰懷異圖,維見而知其心,謂可構成擾亂以圖克複也,乃詭說會曰:“聞君自淮南已來,算無遺策,晉道克昌,皆君之力。今複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謀,欲以此安歸乎!夫韓信不背漢於擾攘,以見疑於既平,大夫種不從範蠡於五湖,卒伏劍而妄死,彼豈暗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絕跡,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嶺,而從赤鬆遊乎?”會曰:“君言遠矣,我不能行,且為今之道,或未盡於此也。”維曰:“其他則君智力之所能,無煩於老夫矣。”由是情好歡甚。
此時,鄧艾擅自行事,不把司馬昭和眾將放在眼裏,引起了司馬昭的不安。鄧艾驕傲自大說:“薑維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當時有見識的人都嘲笑他,此時的鄧艾已經有些糊塗了,攻破蜀漢讓他在名利中迷失,周圍的人都很眼紅呢,就因為他的自大葬送了自己,乃至最後家破人亡。
鍾會頗忌鄧艾,乘機與監軍衛瓘密告艾有反狀。魏鹹熙元年(264年),司馬昭令以檻車征艾。艾既敗,會獨統大眾,威震西土,遂決意謀反,欲使薑維將五萬人出斜穀為前驅。會自將大眾隨其後。但司馬昭對鍾會懷有野心早有戒備,遣中護軍賈充率1萬步騎入蜀進占樂城,隨即親率10萬大軍進駐長安,使鍾會措手不及。鍾會大驚,正月16日,遂扣押魏軍所有將領,並出示廢黜司馬昭的所謂太後遺詔,逼眾造反司馬昭,諸將被迫簽名。
薑維見時機已到,便慫恿鍾會誅殺被扣將領,預謀趁機殺掉鍾會,恢複蜀漢。並密書與劉禪道:“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複安,日月幽而複明”。
薑維勸鍾會早殺眾魏將,鍾會想聽從薑維的意見,但仍猶豫不決。因鍾會遲疑而消息泄露,18日中午,魏將胡淵引兵殺出,箭如雨下。雙方在宮城內外展開激戰,薑維親自格殺五六十人,戰死。時年62歲,(三國演義誤作59歲)鍾會也被殺。維被剖,膽如鬥大。不久,衛瓘遣將田續斬殺鄧艾父子。
至此,薑維雖然複國不成,自己被殺,卻也根據形勢,唆使鍾會謀反,收捕了鄧艾。鍾會鄧艾二人也死於非命,難道和薑維的計謀沒有關係,僅僅隻是巧合嗎?
華夏大軍入蜀,也是被阻在劍閣,不過這次守劍閣的卻換成了孔明。君主也不再是扶不起的阿鬥,而是劉備,手下也不再是黃皓張邈之屬,而是關羽張飛這些猛將。鄧艾的計策肯定行不通。
想要攻取劍閣,唯有拚死硬攻。
郭嘉此次攻蜀,可是將華夏的全部老本都帶出來了,兩百門火炮一齊上陣,連爆破營也全部帶上,即使如此,他也沒把握攻破劍閣,隻有寄希望於兩千殘狼士兵,希望他們能創造奇跡。
葉天來到劍閣,看著那高達千仞的山壁所夾成的劍門關,心中有些擔心,這麼險要的地勢,根本就不適合大軍行進。
劍門關就好像一塊大門一樣立在兩座山壁之間,隻有一條蜿蜒的小道通向關口,士兵想要過去,必須從那條隻能兩三人並行的山路攀過去,小路兩邊是深不見底的山澗,稍不注意就會摔落其中,屍骨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