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 第1694章 一腔熱血(1 / 2)

崇禎把低著頭跪在麵前的盧象升打量過後,開口說道:“虜騎人犯,京師戒嚴。卿不辭辛苦,千裏勤王,又為朕總督天下援兵,抵禦東虜,忠勤可嘉。朕心甚為喜慰。”

這兩句慰勉的話使盧象升深深感動,覺得即令自己粉身碎骨,也沒法報答皇上的“知遇之恩”。

“臣本無帶兵才能……”盧象升回答道:“平日隻是愚心任事,不避任何艱難,但自臣父下世以後,臣心悲痛萬分,精神混亂,遠非往日可比。況以不祥之身,統帥三軍,不惟在將士前觀瞻不足以服人,恐怕連金鼓敲起來也會不靈。所以常恐辜負聖恩,益增臣罪。”

崇禎又安慰他說:“盡忠即是盡孝。大臣為國奪情,曆朝常有。目前國步艱難,卿務須專心任事,不要過於悲傷,有負朕意。”

說到這裏,崇禎就叫太監拿出花銀、蟒緞,賜給盧象升,後者叩頭謝恩畢,崇禎問道:“東虜兵勢甚強,外廷諸臣意見紛紛,莫衷一是。以卿看來,應該如何決策?”

一聽見皇上提出來這個問題,似有遊移口氣,盧象升突然忘記害怕,也忘記注意禮節,抬起頭來,雙目炯炯地望著皇上,聲如洪鍾他說:“陛下命臣督師,臣意主戰!”

太監們都吃了一驚,偷偷地向皇上的臉上瞟了一眼,以為他必會動怒。他們看見皇上的臉色刷地紅了,一直紅到耳根,盧象升也意識到自己的態度有點魯莽,趕快低下頭去,但是性情暴躁的皇帝並沒有動怒,反而被他這簡短的一句話弄得瞠目結舌,沒有話說。

過了很久,崇禎才說道:“說要招撫,是外廷諸臣如此商議,不是朕的主張。此事關係重大,卿出去後可以同楊嗣昌、高起潛他們商量,倘不用撫,那麼或戰或守,何者為上?”

“臣以為自古對敵,有戰法,無守法。能戰方能言守。如不能戰,處處言守,則愈守愈受製於敵。”盧象升躬身說道

崇禎皺眉,說道:“戰與守,須要兼顧。”

盧象升卻是回答:“戰即是守。今日必須以戰為主,守為輔,方能製敵而不製於敵。”

崇禎問道:“卿言戰為上策,但我兵力單薄,如何戰法?”

盧象升慷慨回答:“臣以為目前所需要擔心的並不是我方兵力單薄,是朝廷尚無決心!關寧、宣、大、山西援軍不下五萬,三大營兵除守城外也有數萬列陣城郊。隻要朝廷決心言戰,鼓勵將士,即不用三大營兵,五萬勤王兵也堪一戰。況敵輕騎來犯,一旦深入畿輔,就必須就地取糧,懇陛下明降諭旨:嚴令畿輔州縣,堅壁清野,使敵無從得食;守土之官,與城共存亡,棄城而逃者殺無赦,洪承疇、孫傳庭所統率之強兵勁旅,可抽調部分人援,畿輔士民,屢遭虜騎蹂躪,莫不義憤填胸,恨之切骨,隻要朝廷稍加激勸,十萬之眾不難指日集合!”

“糧餉困難。”崇禎歎了口氣道:“國庫已經空了。”

盧象升何曾不知,他拱了拱手道:“京城與畿輔州縣,官紳富戶甚多,可以倡導捐輸,以救國家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