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後,二人便率領人馬繼續趕路。
從他們出發的昭君村到當陽,四百多裏,山路崎嶇,還要翻過一些大山,卻隻用兩天時間就趕到了。楊嗣昌在張獻忠離開滬州以後,就已經考慮到張獻忠和羅汝才會出川奔入湖廣,傳檄下縣,預為防備,當陽縣也在十天前就接到了緊急檄文。守當陽城的是都司楊治和降將白貴。楊治倒不算什麼,那個白貴原是羅汝才率領的房均九營的一營之主,深知獻忠和汝才用兵情形,所以守城嚴密,使獻忠和汝才無隙可乘。他們決定不攻當陽,在關陵休息一夜,然後分兵兩支:羅汝才率領官營人馬沿沮水小路往西北去,重經遠安,向房縣方麵進兵,牽製最近駐兵房縣以西的鄖陽巡撫袁繼鹹,使之不能夠馳援襄陽,而張獻忠率領西營將士從當陽西北渡過漳河,繞過荊門州,交上從荊門往襄陽的大道,由於地勢比較平坦,以一日夜三百裏的速度前進。
這時候,楊嗣昌正在長江的船上,從夔州瞿塘峽放船東下。江流湍急,船如箭發。如今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沙市,方能知道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行蹤,決定繼續追剿方略。他孤獨地坐在大艙中,久久地望著窗外江水,不許人進來驚動。後來他輕輕地歎口氣,自言自語地說道:“皇上,臣力竭矣!”
去年五月,他將各股農民軍逼到川東一帶,大軍四麵圍堵,惠登相和王光恩等股紛紛投降,羅汝才也已經決定投降。他想,隻剩下張獻忠一股,已經被包圍在夔、巫之間的叢山中,不難殲滅。無奈首先是四川巡撫邵捷春不遵照他的作戰方略部署兵力,其次是陝西將領賀人龍和李國奇兩鎮將士在開縣鼓噪,奔回陝西境內,使堵禦西路的兵力空虛。張獻忠對羅汝才又勸說又挾製,使羅汝才不再投降,合兵一處,突入四川內地。他親自趕往重慶,打算將張、羅驅趕到川西北的偏遠地方,包圍殲滅。無奈將不用命,士無鬥誌,尚方寶劍不起作用,一切堵剿謀劃全都落空。半年之間,張獻忠和羅汝才從川東到川北,回攻成都,又順沱江南下,到川西滬州,再從川西回師北上,繞過成都,東趨通江,迅速南下,行蹤詭秘,消息杳然,過了端日,突然在開縣黃陵城出現,消滅了總兵猛如虎率領的堵截部隊,從夔州、大昌境內出川。他奉命督師至今,費了上百萬銀子的軍餉,一年半的心血,竟然毀於一旦!他望著江水,繼續想了很久,苦於不知道張獻忠將奔往何處,也苦於想不出什麼善策,覺得心中有許多話要向朝廷申訴,可是常言道“一出國門,便成萬裏”,如今隻好聽別人的攻訐!他的心情頹喪,十分沉重,不自覺地小聲叫道:“皇上!皇上!……”
半年以來,許多往事,不斷地浮上心頭。去年九月,他從三峽入川的情景,曆曆如在眼前……
就在楊嗣昌滿心焦急的時候,張獻忠羅汝才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