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驚醒來,出了一身冷汗,定神以後,才明白自己是夢了兩個死人,一個被皇上斬首,一個賜死。他將這一個凶夢想了一下,心中歎息道:“唉,我明白了!”
三天前來沙市時,船過荊州,他曾想上岸去朝見惠王,一則請惠王放心,荊州之事決計不會出現第二次,二則想探一探惠王對襄陽失陷一事的口氣。當時因忽然身上發冷發熱,未曾登岸。今天上午,他差家人楊忠拿著他的拜帖騎馬去荊州見惠王府掌事承奉劉吉芳,說他明日在沙市行過賀朔禮之後就去朝見惠王。現在他仍打算親自去探一探惠王口氣,以便推測皇上的態度。
他在枕上叫了一聲:“來人!”
一個仆人趕快小心地走了進來,在床前垂手恭立。楊嗣昌問楊忠是否從荊州回來。仆人對他說已經回來了,因他正在睡覺,未敢驚駕,現在廂房等候。他立刻叫仆人將楊忠叫到床前,問道:“你見到劉承奉沒有?”
楊忠恭敬地回答:“已經見到了劉承奉,將老爺要朝見惠王殿下的意思對他說了。”
楊嗣昌下了床,又問:“將朝見的時間約定了麼?”
楊忠道:“劉承奉當即去啟奏惠王殿下,去了許久,可是,請老爺不要生氣,惠王說……請老爺不要生氣,不去朝見就算啦吧。”
楊嗣昌的心中一寒,生氣地說道:“莫囉嗦!惠王有何口諭?”
楊忠道:“劉承奉傳下惠王殿下口諭:‘楊先生願見寡人,還是請先見襄王吧。’”
聽了這話,楊嗣昌渾身一震,眼前發黑,頹然坐到床上。但是他久做皇上的親信大臣,養成了一種本領,在刹那間又恢複了表麵上的鎮靜,不曾在仆人們麵前過露驚慌,失去常態。
他徐徐地輕聲道:“拿洗臉水來!”
外邊的仆人已經替他預備好洗臉水,聞聲掀簾而入,侍候他將臉洗好。他感到渾身發冷,又在圓領官便服裏邊加一件紫羅灰鼠長袍,然後強掙精神,踱出裏間,又步出花廳,在簷下站定。仆人們見了他都垂手肅立,鴉雀無聲,仍像往日一樣,但是他從他們的臉孔上看出了沉重的憂愁神色。
行轅中軍總兵官和幾位親信幕僚趕來小院,有的是等候有什麼吩咐,有的想向他有所稟報。他輕輕一揮手,使他們都退了出去。一隻小鳥在樹上啁啾。一片浮雲在天空飄向遠方,隨即消失。他忽然回想到一年半前他臨出京時皇帝賜宴和百官在廣寧門外餞行的情形,又想到他初到襄陽時的抱負和威風情況,不禁在心中歎道:“人生如夢!”
於是他低著頭退入花廳,打算批閱一部分緊急文書。
他在案前坐下以後,一個仆人趕快送來一杯燙熱的藥酒。這是用皇帝賜他的玉露春酒泡上等高麗參,他近來每天清早和午睡起來都喝一杯。他喝過之後,略微感到精神好了一些,便翻開案上的標注著“急密”二字的卷宗,開始批閱文書,而仆人為他端來一碗燕窩湯。他首先看見的是平賊將軍左良玉的一封文書,不覺心中一煩。他不想打開,放在一邊,另外拿起別的。批閱了幾封軍情文書之後,他頭昏,略作休息,喝了半碗燕窩湯,向左良玉的文書上看了一眼,仍不想看,繼續批閱別的文書。又過片刻,他又停下來,略作休息,將燕窩湯吃完。他想,是他出川前檄令左良玉赴襄陽一帶去“追剿”獻忠,目前“追剿”軍事情況如何,他需要知道。這麼想了想,他便拆開左良玉的緊急機密文書。左良玉除向他簡單地報告“追剿”情況之外,卻著重用挖苦的語氣指出他一年多來指揮失當,鑄成大錯。他勉強看完,出了一身大汗,哇的一聲將剛才吃的燕窩湯吐了出來。他明白,左良玉必是斷定他難免皇帝治罪,所以才敢如此放肆地挖苦他,指責他,將軍事失利的責任都推到他的身上。他歎口氣,恨恨地罵道:“可惡!”無力地倒在圈椅的靠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