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結束,貢獻值為零的五萬多人,就死啦死啦的了。
第二天結束,貢獻值隻有一的一百多萬人,其中三分之一又死啦死啦的了。
到了第三天結束,貢獻值隻有一的都死了。
雖然sw18病毒並不是很要命的病毒,畢竟公立醫院已經開放了免費手術治療途徑。但現在跟sw18病毒有關的貢獻值卻很要命。
所以所有人都在拚命研究sw18病毒。
有相關知識背景的就朝著正確的路徑去走,沒有相關知識背景的就瞎蒙,畢竟蒙出一種方法就有一點貢獻值,多幾點貢獻值就少幾分落後的可能。
誰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夜之間這個sw18病毒就成了所有人最關注的事,就好像一日不研究出怎麼治療的方案,全球人民都沒法正常過日子一樣。
不過,有壓力才有動力。
正因為在這種高壓之下,sw18病毒的研究的進展速度超快。
原本壓力山大,三天一次集中會議的資源協調委員會,這會兒破天荒的非常清閑。
本來隻是本著抱大腿的目的隨便發布一條消息,隻是想在破解sw18病毒之後跟人家也許來自外域,也許來自外太空,也許能穿越時空隧道的大佬搭上關係,結果,很多事情都因為這件事迎刃而解了。
本來總是糾結於健康值、財富值的人口刪減計劃,因為多了一個貢獻值,變得非常容易。
而且因為依靠的是新指數,篩選出來的人質量比之前的高很多。
最關鍵的是,在提交治療方案的時候,每個人都需要在公立醫院備案血液情況,以便通過血液檢測是否依然含有sw18病毒。
這一點,自然是比通過呼吸檢測的準確度要高得多,可以說準確率能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
而這一滴血,還決定了這個人是不是克隆人。
並不是說基因人和克隆人的血液有什麼不同,而是基因人的血液中可以提取遺傳物質,可以克隆出一個跟他一模一樣的人。但克隆人的血液中卻不再含有任何遺傳物質。
也就是說,克隆人無法再通過自身血液克隆一個。
這一點,如果不是全球血液大備案,根本沒人會意識到。
現在好了,資源協調委員會已經實實在在掌握了全球人口的情況,多少自然人,多少基因人,多少克隆人。準確程度,比全球大體檢出來的還高。畢竟,每次全球大體檢,別人或許認為很公平,但也就幾個核心部門知道,大家手裏都有可以通融的名額,適當調整健康值,根本不會對大局產生影響。
不統計不知道,一統計,這克隆人居然已經占了總人口數的20%,全球如今隻剩下八千萬人,其中卻有超過一千五百萬的克隆人。
天知道愛爾醫院通過出售這些克隆人到底賺了多少錢。
而且,因為這些克隆人的取而代之,一千五百萬的普通基因人死了。不是因為人口刪減計劃的需要,不是為了供應外族的需要,而是通過內耗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