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王充的特別圖書館(1 / 1)

王充,東漢時期著名的無神論者。年輕的時候他曾經在地方上做過幾年的小吏,因為不願意趨炎附勢而被罷官回家,他把功名利祿看的很淡,回家以後,他一邊教書,一邊廣泛閱讀,著書立說。盡管他貧無一畝之田,賤無鬥石之秩,但卻始終居貧而誌不倦。他在門窗牆壁上掛滿了刀筆,閉門潛思,寫成了多部擊中時弊的大作,但流傳至今的隻有《論衡》一部書了。

這部書內容極其豐富,滲透了對漢儒密信神秘思想的批判和對樸素唯物主義的闡述,充滿了深辟的哲理,成為我國古代最負盛名的唯物主義思想的作品。此書的寫成同王充從小刻苦勤奮,廣讀博覽,勤於思索是分不開的。

王充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這使他立誌做一番大事業以慰藉九泉之下的父親和含辛茹苦的母親。王充從6歲開始學習,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通讀了《尚書》、《論語》,後來又被送到洛陽的太學。這裏是當時的最高學府,也是一所貴族學校,裏麵多半都是揮金如土的公卿顯門子弟,可是王充從不因為自己家境貧寒,衣著不整齊而自卑,他在當時著名的史學大家班彪的影響下,埋頭於書堆,遍覽了太學的藏書,可他仍感到不足,就利用別人玩耍、逛街的時間帶上一些幹糧匆匆地趕到書肆。

洛陽城當時有許多規模較大的書肆,王充都逐一到過,隻要見到喜歡的書,他一定會想辦法把它讀完,通常他都是書肆一開門就進去,直到閉店為止,開始有幾家書肆的老板覺得這個窮學生隻看不買,耽擱了生意,索性將他拒之門外,當後來得知這位太學生是因為家境不好,才想出這個辦法閱讀太學裏看不到的書,深為他那刻苦的精神所感動,此後,他們都主動為王充打開方便之門,每當王充來書肆看書的時候,為他在書肆的一角放上一隻小凳子,中午還給他準備一杯白開水,就這樣,洛陽城中的許多大書肆都成了王充的特別圖書館,在這裏,他飽讀了“異端”之論,博通眾流百家之言,打破了過去腐儒們死摳經書,唯守章句的學風,為他能寫出像《論衡》這類充滿哲理的激進論著奠定了基礎。

修身點撥

雖然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的關懷和溫暖,但年紀幼小的王充依舊立誌做一番大事業來慰藉自己的父母,這一直是他最好的精神食糧,他拚命的博覽群書,為日後的有所作為吸足了知識的養分。

《論衡》的出世,可以說是王充一生勤學用功讀書的結果,淡看功名利祿,不趨炎附勢、專心做學問研究知識是王充唯一的願望,正是他不在乎外界的任何幹擾,埋頭於鬧市的專一精神才使得自己成為一代大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