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創始人孔丘,處於春秋亂世,想以仁義之道來改變這個互相殘殺、弱肉強食的世道,回到上古那種“大道”社會。於是,他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學說和主張,可是能夠理解他的人不多,願意采納他的建議,施行仁政的君主更少,因此他到處碰壁,經常弄得狼狽不堪。人們也常在背後議論他,有同情的,也有譏笑的,也有破口大罵,把他說的一文不值的,凡是說的有道理的,孔子既不惱怒也不怨恨,還稱讚有些議論還是說到點子上了。
有一天,孔子到鄭國時和弟子們走散了,他一個人獨自站在城郭東門等候弟子們。弟子們也在打聽老師的下落,有一個鄭人對子貢說:“在東門有個人,額頭很像堯,頸項很像皋陶,肩膀像子產,腰以下還不到大禹的三寸,狼狽的樣子很像喪家之犬。”他形容的這些人的特征都是當時人們熟知的最醜的,子貢聽了很生氣,但也沒辦法,等找到孔子,把原話告訴了他。孔子聽了,絲毫不惱怒,笑著說:“先不說外形,那都是微不足道的細節,他說像喪家之犬,倒是很對啊。”
又有一次,子路跟孔子在路上也走散了,子路遇見一個背著農具的老人,便走上前去,恭敬地問:“您看見夫子了嗎?”老人不屑一顧地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誰是夫子啊?我從來不認識。”說完就自己忙自己的了。子路找到孔子,將老人的話轉告給他,孔子感歎說:“隱者也。”便去找這個老人,卻已經不見了。
孔子對別人的譏笑醜化,都不放在心上,說他到處奔波像隻垂頭喪氣的喪家之犬,他笑著說,像啊,很像,確實是。他認為外貌形狀是細節,而他當時的本質狀況就是一隻喪家之犬。當有人說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實質上是在譏笑他隻懂得大談空頭政治,卻不懂得勞動生產的人,怎能治理好國家?算什麼夫子。孔子知道說這話的人是個隱者,立即就去不恥下問地想去請教了,可惜沒有如願。
修身點撥
身為學問大家,領有弟子三千,即使當時他的學說不怎麼受到重視,但終究也是有地位、講尊嚴的人,卻能夠容忍一般凡夫俗子的言語譏諷和詆毀,不但不惱怒,反而能夠及時反省自己,吸收正確的批評,也許這就是聖人吧。
聖人的學問和治國抱負也許我們很難望其項背,但他做人的態度,處世的胸懷是值得我們品味學習的。尤其是當身處逆境之時,還能平靜地接受一般人的無情打擊,及時反省自己,如果學到了這一點,那麼我們的修行或許便也可以稱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