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崔護人麵桃花題都城南莊(1 / 1)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是一首流傳很廣、幾乎婦孺皆知的唐詩。將女兒家的粉麵玉顏比作春天裏盛開的桃花,怕就是從這首詩中來的典故。不過,關於這首詩的由來,還有一個相當美麗的故事呢。

相傳,有一年清明節前後,天在陰蒙蒙了幾天之後,終於雲開霧散了。詩人崔護,悶在家裏幾天了,好不容易見到了久違的太陽,就決定出城去散散心。他一路信步走著,看著沿途春意盎然的田間景致,覺得十分愜意,幾天來因為下雨積聚下的不愉快全部一掃而光。不知不覺,崔護已經從城北走到了城南。太陽也已經日過中天,一直沉醉在無限美景中的崔護這才察覺自己早就走得疲乏不堪,特別是幹渴難耐。他很想找些水來,抬眼望去,正好看見不遠處有一個不大的村子,村口一戶人家院牆四周栽滿桃樹,這時節,桃花正開得繁盛,遠遠看去就像是一片粉紅的雲煙。也許就是受這麼一片桃花的吸引,崔護不知不覺之間來到那戶人家前。

他輕輕敲敲虛掩的木門,隻聽裏麵有一個清脆悅耳的女子的聲音問道:“誰呀?”崔護恭敬地答道:“過路之人,實在幹渴,妄求討口水喝。”就聽見裏麵那位女子沉吟了片刻,才說:“稍等一下。”不久,木門吱呀一聲打開了,隻見一個荊釵布裙的女子端著一個粗磁的碗站在門裏。崔護趕忙深深一揖,表示感謝。姑娘隻是笑著把碗遞過去。這時,崔護才看清楚姑娘的容貌,盡管是布衣粗服,卻絲毫不能掩住姑娘的姿容。那在院子周圍怒放的桃花這時也在這女子麵前失去了顏色,反倒在姑娘容顏的映襯更有嬌美之姿了。崔護不敢無禮多視,趕緊埋頭喝水,然後還了姑娘的瓷碗,匆匆離去,不過那姑娘的容貌卻已經深深印在崔護的心裏。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一年已經過去,又到了清明時節,崔護不禁想起了去年城南那與桃花映襯的女子。他再次來到這家門口,桃花依舊開得繁花似錦,花團錦簇,隻是在它們層疊圍繞下的院子卻家門緊閉,還上著鎖,崔護想念的姑娘不知哪裏去了。一陣惆悵,崔護在那家門外徘徊了一會兒,就在門上寫下了這首詩,然後遺憾地離開了。

過了些天,崔護還是沒有放下這件事,再次來到城南。這次,一位老人開門迎接了他。當老人知道他就是在門上題詩的人,立刻像見了救命稻草一樣一把抓住崔護,說:“先生,前些日子,我和女兒走遠親回來,一看到這首詩,就臉色大變,沒出一天就病倒在床。我請了好些大夫,怎麼吃藥也不見好。最後,大夫們說,藥石無效就是心病了,他們醫不了的。可女兒的病還是一日重似一日,這眼見著……眼見著就快不行了啊!”

崔護一聽,立即衝進屋裏,看到床上氣息奄奄的女子,可不就是自己一直念念不忘的人兒嗎,隻是現在病得支離形消,不覺心中難過,流下淚來。說來也奇怪,姑娘一見崔護,病竟然奇跡般地好了。

老人高興極了,就把女兒嫁給了崔護。崔護就這樣以詩結下了一段好因緣。

修身點撥

一見鍾情的浪漫,含蓄熱烈的詩意表達,這樣的浪漫是一種純真的心態,也是一種生活的熱忱。隻有當你熱烈地付出愛時,它才會翩然而至,這樣的浪漫甘若晨露。崔護結下的這段因緣,是在詩歌牽引下,有如《牡丹亭》裏杜麗娘那樣可以為情而死為情而生一樣的浪漫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