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忽必烈種“思儉草”(1 / 1)

公元1215年,忽必烈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孫子。少年時他常常聆聽祖父、父母講述蒙古人民艱苦創業的故事,親眼目睹人們為生活而奔波的艱難,使他在那動蕩的社會環境裏養成了草原英雄強悍、淳樸的性格。後來,他成了藩王,但並沒有坐享安逸的生活,而是常去訪求賢士,學習治軍理政之道;還常深入民眾,體察民心所向。

公元1271年,忽必烈成為元朝的開國皇帝。他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提倡墾殖,設立都水監和河渠司掌管水利。修治黃河,開鑿山東會通河和北京通惠河。這些措施對發展農業生產,改善人民生活起了積極作用。

忽必烈一直沒有丟掉蒙古民族吃苦耐勞、勇敢儉樸的優良傳統。忽必烈在宮內提倡儉樸,節約開支。他要求內宮人員及朝廷諸臣在穿著上不能奢侈,多用麻布製作,少用綢緞。禁止在著裝和馬鞍等物上鑲飾金銀珠寶。為了讓子孫不忘祖宗風餐露宿的淳樸作風,他還特地派人從漠北移來青草,栽在皇宮前的石階下,四周立起欄杆,取名“思儉草”。命內宮人員經常去觀看,接受教育。有時,忽必烈還親自帶著兒孫們到“思儉草”前講述祖上創業的經過,教導他們生活上要講勤儉節約。

後來,有人寫了一首詩讚美忽必烈的這種行為。該詩寫道:

墨河萬裏金沙漠,

世祖深思創業難;

卻望欄杆護青草,

丹墀留與子孫看。

一次,忽必烈寵愛的察必皇後想做幾件衣服,就派宮女去太府監領取了綢帛.表裏各一塊。忽必烈知道後很生氣,召來皇後當眾批評她說:“綢帛是國家財產,不是私家之物,我總以為你賢淑,你怎麼可以隨便支取?芽”

皇後非常委屈地說:“奴家下次不會再拿了。”

“你還有下一次嗎?皇後,你要母儀天下,就需要注意言行,為人師表。”忽必烈非常嚴肅的說。

皇後聽完之後,慚愧之極,當即認錯並馬上派人將綢帛送回太府監。此後,察必皇後更加注意勤儉。在後宮中,她不僅設法改裝衣帽使穿著方便、實用,還親自帶領宮女利用廢棄的弓弦織成布料,用來做衣。並建議忽必烈詔令大家仿照此法,加以推廣。

後來,察必皇後又派宮女揀回丟掉的羊皮,精心縫合成地毯,放在房內使用,得到了忽必烈的肯定和誇獎。

由於忽必烈帶頭講究儉樸,並頒行了相關規定,所以內宮人員儉樸之風盛行,很少有浪費財物的現象。

修身點撥

不忘祖上創業的艱難,沒有丟掉蒙古民族善於吃苦耐勞、勇敢儉樸的優秀傳統,勤於從政、愛護百姓、生活儉樸,這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立國之本。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十三億人口,農民占了其中絕大部分,即使有的不是農民,也與農民有著前絲萬縷的聯係。不管我們以後身處何方,擔任何職,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不要忘了麵朝土地背朝天的農民,不要忘了他們的汗水和心血,珍惜每一粒糧食,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