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記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說,幾個人在一塊走路,其中必有我可以學習的人,我學習好的方麵,見到不良的方麵則警惕改正。反映了孔子治學嚴謹、虛心好學的態度。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我國古代文化的先進代表,傳統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已成為炎黃子孫潛在的道德意識和傳統風習。他被列為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學說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孔子幼年孤苦,歲喪父,16歲時母親又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他不得不做雜活以養家糊口,所以,他自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從少年時起便勤奮學習,他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他曾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當他年近半百的時候還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由於他刻苦學習,所以成為博學多能的人。在中國被尊為“聖人”,西漢平帝稱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北魏稱孔子“文聖尼父”,唐代封孔子為“文宣王”,元代封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明代封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學說是由十六七世紀來華的耶穌會傳教士開始介紹到歐洲的。如啟鐸澤等人合編的《中國之哲人孔子》,內附孔子傳及周易64卦,並有孔子畫像,上書“國家仲尼,天下先師”,給歐洲以極大的影響。
孔子自稱“述而不作”,沒有留下什麼專著,僅有其弟子記錄他的言論的《論語》一書。不過他曾大量搜集、整理、訂定過6部書,即六經或稱六藝。這就是《詩經》、《尚書》、《周易》、《春秋》,三禮中的《禮儀》,還有一部《樂》,並把它們作為教材傳授給他的學生。
孔子認為,仁人君子必須具備完美的道德品質,即一要“修.己”,二要“安人”。君子怎樣修養自己的仁德,孔子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在《論語?芽陽貨》中,孔子論述了這五種美德,即:“恭則不侮,寬則待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大意是:莊矜鄭重則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待人就會得到大眾的擁護,誠實謹慎就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勤奮工作就會取得事業成功,慈惠和平就易於指使別人。做到恭、寬、信、敏、惠,不僅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且有利於安定社會秩序,實現長治久安。在這五種美德裏麵,“恭”、“信”講的都是謙遜的意思,它們作為君子應具備的仁德品質,作為待人、行事、居家、為官的主要行為準則,這在孔子看來是至關重要的內容。
孔子認為,人不學習就無從獲得知識,因而他要求學生應有“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緊迫感。但伺時,他又強調,謙遜是學習的前提,為了探求知識,要堅持“百事問”,具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態度,堅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並能“擇善而從”。真正做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這是要求知識豐富的人也有必要向知識缺少的人請教,有學問應當像沒有學問一樣虛心學習。正因為孔子時時謙遜,他受到學生們的崇敬。子貢說:“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聖矣。”
孔子提倡。“學而不厭”的治學精神,所以,他非常鄙視自滿自詡的人。他說:“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意思是說,本來沒有卻裝作有,本來空虛卻裝作充實,本來窮困卻表現豪華,這樣的人是很難保持節操的。因此,他對學生的缺點毫不留情地給予批評。他發現宰予晝寢,便嚴厲批評:“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他對“巧言令色”、“慝怨而友人”的作風十分厭惡,要求學生自學“改過遷善”。
孔子一生虛心向學,謙虛謹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改過遷善,善與人交,受到世人稱讚:“夫子聖者與?芽何其多能也。”孔子謙遜地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
修身點撥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在曆史上留下了無數的學習的道理和格言。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再如“不學不成,不問不知”,都能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樸實的話語中卻包含著一種對學術認識的境界。它充分體現了孔子的人生境界和對知識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