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墓群(2 / 2)

薑麗擔心瞎子生死未卜,我安慰她說:“瞎子吉人自有天相,發生塌方事件,我見他剛好被洪流往外衝去了,如果不出什麼意外,還不至於要了他的命。”

我倆現在被困在下麵,連自己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就是有心擔憂也是徒勞,如果真是身處墓室,到處亂闖,說不定會遇上危險。

薑麗用羅盤大致定了方位,準備起身離開,往前沒走幾步,卻踢到了什麼東西,發出丁鈴當啷的聲音。

我立馬伏在地上,摸了好大半天才找到,拿在手裏一看居然是個銅燈。

這銅燈成壺嘴形,外伸一根白色的燈須,我猜裏麵肯定就是擱燈油的,打開蓋子一看,果然如此,隻不過裏麵的燈油已經發黑,摸起來粘乎乎的,不知道能不能用。

我心頭一喜,找她借來打火石,就是震石,試著搓了幾下,火星落到燈油裏不起絲毫反應,我不由急了,歎了口氣,正準備扔掉時,薑麗卻一把奪過來,道:“瞧你那猴樣,這是鬆燭燈,是借鬆油為燃料的燈火,不少傳教的道士經常用這種燈來做法,不懂如何點亮的人,就算給你火把你也點不亮它。”

她喋喋不休的說著,卻用手指扣了一點鬆油粘在燈須上,然後手上打火石沒弄幾下居然真的亮了。

鬆燭燈釋放出暗黃色火焰,能照亮的範圍極為有限,見方大小,在遠一點就變得模糊不清,不過即使這樣,也讓我倆眼前變得亮堂起來。

我借著火光一照,舉目一看,原來這地下深處是個帶土炕的小屋,我們所站的位置正處於一個不高不低的台階上,這小屋的設施非常齊全,卻與東北普通民居極為相似,不僅有桌子椅子,還有灶台,土炕和取暖用的火坑,隻不過這些看上去都非常老舊了,也不知是哪個年代建造的,頭頂上橫懸幾根粗大的木梁,木梁上刻著浮雕花紋,有百鳥朝鳳,燕啄泥歸等畫麵,樣式就算是現在看來也不會覺得落伍。

而在屋子正中間,除了幾麵已經倒提的牆壁外,就有一個落葬之地,足有十幾平米大小,我目測了一下鐵棺材的大小,兩者相較之下,居然剛好能容納這棺材。

倒塌的牆壁,各自連接著不同的通道,看來這下麵的確是一個龐大的墓室群,隻不過光從眼前這些還推測不出到底是哪個朝代留下來的。

中國上下五千年曆史,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特點,對於埋葬也是各有講究,光從花紋浮雕甚至所用器具,到墓群的成型極其構造就能大致得知其朝代隸屬範圍。

隻不過眼前這些亂糟糟的,我雖然不精通曆史,但還真沒聽說過哪個朝代會用鐵棺材下葬,而且供奉黃大仙的壁畫和木梁上的那些鳥獸刻畫簡直是一種衝突和諷刺。

要想弄懂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從而尋找出路,等待著我們的又會是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