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在褲兜的錢包裏摸了摸,確認那張銀行卡還在裏麵心中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我決定暫時不把勞務費的事告訴她,並非是我要私吞,而是考慮到眼下狀況不斷,能少一事是一事,等以後再告訴她也不遲,反正她那份錢我是不會要的。
當初就約定好,勞務費平均每人一份,老張的錢我也不會動用,暫行保管吧。
說著,我倆便出了門。
在縣城老街有一塊地盤,一條街道從東到西整整三裏多路全是算命打卦的鋪子,也有不少典當行,那些典當還保留著以前換算的習慣,聽說是當年清河縣盜墓猖獗之時遺留下來的風俗,那些盜墓賊一旦到手了明器一般會選擇就近處理,誰會沒事揣個死人寶貝在身上,想想就覺得晦氣。
因此這些依附盜墓而生的二線產業便運營了起來,不過那裏大多數替人算命的都是些外行,懂了些皮毛忽悠忽悠不懂行的路人還行,若遇到了真正會打卦算命的高人,自然就原形畢露了。
不過咱倆是去添置物資,哪裏會閑著自己去招惹那些亂子。
老街的算命長廊不算太遠,從喜客來步行都能走過,十多分鍾後,我倆便站到了長街之上,一眼望下去盡是些老房子,好一點上麵還鋪了層青瓦,差一點就是茅草屋了,不過家家戶戶都在外麵掛了牌子,打著測禍福算凶吉的招牌,而且裏麵坐鎮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
老年人通常比較迷信,人老做不動其他的重活兒累活兒,靠兩張嘴皮子借此混口飯錢還是極為不錯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跟我想象之中的冷清蕭條之景差遠了。
這兒除了算命打卦忽悠人和典當行之外,剩下的就全是賣花圈爆竹,紙錢棺材的喪葬行了,我不由覺得吃驚,看來清河縣的曆史比起錦官城也是過之而無不及啊,反倒可惜了這個地界,要是稍微能有個像樣的招牌,或許來算命長街的遊客絡繹不絕吧。
我搖著頭抬腳走了進去,走馬觀花一般瞧了過來,各式各樣的古老鋪子都有,有自稱是道士下山,還有自稱是某某真仙轉世,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
在裏麵走了半個多小時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店鋪,最後卻站到了街角的一家喪葬店門前,我注意到比起其他的鋪子,此店可是要冷清許多了,不僅僅是因為位置不好,還有門前高掛的幾串紙錢,大白天的裏麵搞得好像裏麵死了人一樣,明明是個做生意的店,偏偏像個祭拜死人的靈堂。
薑麗站在外麵觀望了一會兒,忽然道:“要不咱們進去看看吧。”
我覺得她根本就是心血來潮了,還沒等我說什麼她就自顧自的拉開木門走了進去,我看這地方總覺得有些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