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火眼金睛(1 / 3)

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眼睛比嘴巴更會說真話——這句話可說是一句名言。它不僅能讓我們看見多彩多姿的世界,欣賞各種不朽的自然傑作,而且能夠幫助我們探測到他人的內心世界,無論一個人心裏正在打什麼主意,他的眼神都會立刻忠實地反映出來。

眼睛是人類心靈溝通的重要工具,經由眼神,可達到交換彼此意見的目的。就像剛才所說,人類內心的所思、所慮,不管對方嘴裏說得如何動聽,其眼神也會出賣他自己。

現在,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在交談時怎樣從對方的眼神和視線裏探出對方的真正意圖。

(1)和你談話時,並不看你,即使你在對他說些什麼,他的眼光也是遙視遠處。

在說話進入正題的時候,對方時而移開眼光向遠處的話,不是他根本不關心你說些什麼,就是正在算計某些事情。特別是你決定和她結婚的女性,在你談到嚴肅的話題時,時常把眼光移向遠處,東張西望的話,我們可以判斷,她內心正在進行著各種打算。

(2)瞪著你不放時。

遇到對方有“啊!事到如今,聽天由命吧!”這種態度,則表示越到自己的謊言或罪過即將被揭穿時,越會顯示出的這種故作鎮定的姿態。

(3)對方眼神忽東忽西的時候。

當某人內心正擔憂某件事,而無法真正坦白地說出來的時候,他會有這樣的眼神。可理解為對你有自卑感,或正想欺騙你。當你和朋友見麵的時候,看到對方灰暗的眼光,就應該想到對方有不順心的事或發生了什麼意外的事情;而當你和對方交談時,對方的眼睛突然明亮起來,則表示你的話正觸著了他的心靈和興趣。

在交際過程中,隻要我們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眼睛確實會傳達出內心的想法。下麵,是從對方視線中識破對方心理的一些其它方法。

(1)雖然想著對方,但總是裝出左顧右盼的樣子,這不但表示對方具有強烈的關懷,而且他也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意思。

(2)將視線集中於對方身上,很快地收回自己的視線的人,大多屬於內向性格者。

(3)將視線落下來看對方,表示有意對對方保持自己的威嚴。

(4)盡量開拓視野,或者視野的方向變化得很厲害的人,這種人大體上懷有某種不安和警戒之心。

(5)有些人一旦被別人注視的時候,會忽然將視線躲開,這些人大體上都懷有自卑感,或有相形見絀的感受。交際中觀察表情與動作人的第一印象是最不容易磨滅的,長相凶惡的人誰也不喜歡,沒有自信的人總是讓人覺得縮頭縮尾。有些人就是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好感,這也不過是長相給人的印象罷了。隻是這第一印象往往與事實相差不遠,這正是長相的重要性。而表情就比長相更說明問題。

人類的心理活動頗為微妙。自古就有“表情乃心境的一麵鏡子”之說。無論人們的心理變化多麼神秘莫測,總是會反映到他們的麵部表情上。當你遇到高興的事情,臉頰肌肉會自然鬆弛;遇到悲傷的事情,便會呈現一副哭喪的臉。可見,表情較語言更能明顯地向外界傳達一個人的內心動向。不過,以表情窺視人心,看似簡單,實則不易。

美國心理學家拜亞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讓一些人表現憤怒、恐怖、誘惑、無動於衷、幸福、悲傷等六種表情,再將錄製後的錄相帶放映給許多人看,請觀眾猜何種表情代表何種感情。結果,觀看錄相帶的這些人,對此六種表情,猜對者平均不到兩種。可見,表演者即使有意擺出憤怒的表情,也會讓觀眾以為是悲傷的感情。

更麻煩的是,人們常常為了不使他人察覺自己的感情意向,便設法隱瞞自己的表情。例如洽談業務的雙方,甲方明明在很高興地傾聽乙方的陳述,且不時點頭示意,似乎很想與乙方交易。乙方也因此對這筆生意充滿信心。沒想到甲方最後卻表示:“我明白了,謝謝你,讓我考慮一下再說吧。”這對乙方而言無疑是被當頭澆了一盆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