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古墓幽靜(2 / 2)

試槍開始了。藍羽上好彈夾,已經準備好了射擊,隻等王梅一聲令下。三點一線,眼睛、瞄準鏡、準星,槍口直指數兩千米外的那個觀瞄手所立的特定形狀的綠色靶子。

作為被王梅從基地選拔上來的神槍手,藍羽在平日裏射擊一千米環靶時,幾乎都能做到槍槍10環,但是作為一個狙擊手,要是接到狙殺命令,對於射擊的準確性的把持甚至隻有唯一的標準,就是正中眉心,一擊斃敵。

“作為狙擊手,如果在實戰中不能一槍製勝,就可能會麵臨危險,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王梅說過。

今天的風力的影響要比在基地練靶場的大,這就需要有深山密林裏射修風的訓練經驗。

藍羽根據觀瞄手在目標附近位置安插的風向標測算風速,依據自己的瞄準距離、風力來調整瞄準的位置,然後在王梅的一聲令下“啪!”射擊,藍羽確信子彈打到了靶心。

觀瞄手報靶,命中目標。

王梅拇指向上豎立,表示滿意。

藍羽根據王梅所帶來的裝備用物的數量上看,她要在草叢中或樹林裏隱蔽一段時間,最長也得一天時間。藍羽由此判斷,他們對目標的出現,最起碼不知道準確的時間。

優秀的狙擊手除了槍法神準外,更要具備根據環境調節、隱蔽自己的潛伏能力。他們在不破壞周圍環境的情況下,盡量與環境巧妙融合,潛伏偽裝起來。

藍羽直接采用了天然的樹枝、草葉、植被布置了潛伏掩體,為自己建造了射擊有利地形。

王梅則在藍羽身邊的岩石縫凹坑裏,設置了她的備用狙擊位。

觀瞄手則在以旁很粗的空心樹幹作為掩護,從腐樹洞口兒向目標區域觀測,很理想了。

三個人選擇不同角度隱蔽,是因為鎖定的目標會一直在移動,如果藍羽射擊角度無法完成任務,王梅就要繼續接替完成狙殺。

之後,漫長的潛伏隱蔽就這樣開始了。

剛剛山上還是微風習習的,這日頭一爬上竹竿兒,熱的跟在蒸鍋裏一樣。一隻田鼠從藍羽眼前的樹幹上爬過,她絲毫沒受影響,仍然一動不動,眼睛始終沒有離開用來觀察遠方情況的狙擊步槍瞄準鏡。

其實,狙擊戰術的真諦,就在於以我之長擊敵之短,說穿了就是持強淩弱。即使是所謂的以弱勝強,也僅僅是建立在局部關鍵環節形成我強敵弱的優勢基礎上,不斷將之擴大到整體層麵的結果。

從戰術安排的合理性來說,指揮者必須盡可能的隱藏、彌補己方的缺陷和弱項,不斷累積、擴展己方的優勢,並設法占據主動地位,以我方之最強打擊對方之最弱,獲得最大取勝的可能,而付出最小的風險和代價——在這一點上王梅是藍羽遇到的優秀的指揮官,藍羽在軍事技術上還是和佩服王梅的。

另外,除非擁有隔空控物、未卜先知之類的特異功能,再好的射手也不能用一隻垃圾槍打出驚人的好成績。對於狙擊步槍來說精度就是彈道的高度一致性,而這需要每一發彈藥的狀態,槍械機構在每一次射擊過程中的運動特性,瞄準鏡光學結構的狀態,包括射手眼睛與瞄準鏡的相對位置等各個方麵,都必須保持高度的一致。彈道的高度一致性就意味著射擊的結果準確、可靠地重複,而射擊結果準確、可靠的重複則意味著射手可以可靠的預測下一次開槍後子彈的彈著點,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精確的修正瞄準過程,然後扣動扳機命中目標。藍羽昨夜已經選擇了當前最為先進的小口徑狙步,現在她和王梅人手一把。

狙擊手要經過一種高級技巧訓練,就是要求在整個射擊過程中,尤其是槍械後坐引起的瞄準鏡視野跳動過程中,都努力保持對目標的觀察。在射擊之後立刻將自己預計的彈著點告訴觀察手記錄下來,並與實際彈著點進行對比。經過長期的反複預測與修正訓練,狙擊手能在開槍之前對彈著點獲得驚人準確的判斷能力。這就是普通人眼中所謂人槍合—那種神奇槍法的真實麵目,它隻需要足夠的經驗和技巧,沒有任何神秘之處。當然這方麵,王梅對藍羽進行了嚴苛的、加小灶式的訓練,王梅對藍羽很有信心。

整個上午到現在,已經是下午的三時許,三個人隻喝了點流食,就這樣憋悶了六個小時。

忽然,觀瞄手通過耳麥提示,有人群在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