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狙擊手的射擊技術,在60年前很多人都以為狙擊手隻要槍射得準就夠了,這句話並沒什麼錯。
但在現今,射擊訓練的內容複雜的程度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
就比如槍支的彈道會因膛線、地心引力及風的影響而使彈著點產生誤差,因此步槍的表尺和照門是可調節的,用來修正這些誤差。
光學狙擊鏡的倍率和鏡片質量也會產生射擊差。可轉換倍率狙擊鏡,更使這個問題雪上加霜,溫差及光學偏折現象也可能造成相關問題。
因此狙擊手必須在各種不同的天氣、溫度、日夜環境下進行不同高度、距離的射擊訓練,並詳實紀錄在槍械射擊紀錄卡上,以幫助了解槍械的性能與誤差所在加以修正,直到可以接受的範圍。
槍支也要持續試射並詳細記錄和修正。
當手上的槍能隨心所欲的射中靜態目標之後,才有可能射擊動態目標的水平。動態目標的移動速率會因行走、跑步或所搭乘交通工具而有所不同,而依目標與狙擊手間的距離、風速所取的前置量也有所不同。
藍羽判斷,如果烏尕發現規定時間內沒能擊中他們預定目標的話,那他們目標身邊的刺殺動作就可能隨之而來,藍羽的第三個狙擊對象就是移動中的射殺目標。由於目標一直處於移動狀態,前置量也可能因其停止或加速而改變,甚至可能喪失了射擊時機。所以,今天藍羽動態射擊的關鍵是射擊時機。
其實,有太多影響命中率東西,在排除這些因素以後,運氣就是你唯一無法控製的事了。
比如,心跳。
心髒使我們能活動,胸膛、肩膀、手臂、頭頸部、手掌以及手指的活動都是因為心跳。所指的身體部分都會直接接觸我們的狙擊步槍,當利用一個高倍數的瞄準鏡的時候十字線會因為我們的心跳而在目標上上下跳動,就算你輕微移動身體情況都不會改善的。
藍羽也終於熬到了。
她見到烏尕準時進入了他自己的狙擊位置,但是不見了那個觀瞄手出現。也許烏尕認為它不需要觀察手而被取消了,所以倒是給藍羽的狙擊行動減少了麻煩。
今天的行動,藍羽隻費兩枚子彈就行了。
為了不給敵對方調整狙殺計劃的機會和空間,藍羽必須在指定時間內狙殺烏尕,藍羽繼續平靜地持續保持觀察動作。
她全身放鬆,感受著自己的目標嚐試用感覺“嗅一嗅”目標,保持緩慢地呼吸,微張開口一出一入的平均呼吸保持和目標同頻率呼吸,使呼吸寧靜。?她給自己找了一個能夠維持比較長久,而不容易使自己疲勞,身體俯伏在一個平坦而舒服的位置,腳趾向外使腳平放在地上,由腳開始安排全身都放在地上,頭腦純淨空白,她隻想著應該做的事情控製這自己。
藍羽開始發現學校的歡迎儀式準備的差不多了。
因為是在熱帶地區,歡迎儀式除了主席台上用了遮陽布,大多數人頭攢動,都在可視範圍內。
一會兒就在東西公路的另一頭兒,即學校大門前麵的西側出現了車隊。藍羽發現烏尕已經進入了狀態,隨即也開始注視著他的一切舉動。
幾乎沒有什麼方向的風,而且藍羽的狙擊位置,距離是極其正常的區間,射殺烏尕難度並不是很大。
看到校園裏已經開始沸騰起來,在放禮炮的聲音轟鳴的那一刻,藍羽利用手指的第一節與第二節之間控製板機,使扳機承受向左的力量減少,再一扣扳機,避免向扳機施加多餘的力量慢慢用力拉直,子彈在預定時間內發射出去了,正中了烏尕的側腦,子彈穿過他的腦部飛出。
烏尕斃命了。
藍羽馬上轉移口徑,將觀測鏡中尋找行刺者。
在人群中,確有一人賊眉鼠眼,向烏尕原先伏擊位置張望,同時沒有停止向他的目標接近。因為他要靠近的目標必須跨越人群的隔離帶,而且,他是在向著藍羽迎麵移動,所以藍羽不用帶領目標,當他脫離人群的瞬間,隻需按照1000狙擊距離計算其他因素,便瞄準射擊,子彈出過他的腦門兒飛出,應聲倒下。
人群一片驚呼、嘩然。
剩下的,班茶茶先生在貼身侍衛目標的獵物,藍羽可以立刻清理場地,將射擊後蹦出來的兩粒彈殼拾起,所有裝備全都折疊裝好,再將隱蔽坑損毀恢複原貌,向藏匿車輛的方向飛奔而去。
完成了狙殺行動得全身而退,她跑出兩公裏駕起吉普車直接回到了班茶茶先生的巴裏亞別墅。
而在狙殺事件發生後三十分鍾的時候,當地警方才撒出人馬遍布了學校周圍方圓兩公裏處,找到了烏尕的屍體。
最後,當地警方以拎回兩具屍體,算是結案告終。
可笑的是,第二天的當地早報上登上了一則消息稱,一夥兒商販起內訌,火拚相殺至兩人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