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於\"未知的、可能產生巨大負向\"行為的自然力量或社會力量,將會產生禁錮心理,並且極力逃避它的驅使,同時恐懼地注視著它所產生的後果。
其客觀作用在於限製和阻礙某種行為及其帶來的後果和事態的發展,促使行為主體無條件地服從社會關係的需要。
就比如性禁錮,其所產生的社會現象就是兩性之間的合作,必須實行一夫一妻製。性禁錮的實際作用就是在兩性之間築起一道道森嚴的壁壘,最原始的這些壁壘包括四種具體類型:
一、衣裝壁壘——要求把女人的身體裹得嚴嚴實實,不能穿誘發男人情欲的衣裝,甚至要求婦女把脖子以下、腳踝以上的身體完全罩住。
二、行為壁壘——要求\"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男女授受不親\"、\"男女有別,長幼有序\"、\"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男女不雜坐\"等。
三、觀念壁壘——要求把性行為看作一種十分邪惡、淫猥的事情;不能在公開場合談論性的問題,要對它避而遠之;要牢守貞操、節烈觀念,要求女子從一而終,夫死不嫁;不提倡離婚或喪偶再嫁;主張\"萬惡淫為首\",奸淫者要墮入\"萬劫不複之地\",許多\"奸婦\"因此被捆上石頭並沉入河底。
四、生理壁壘——切除能誘發女人性欲的性器官,此處省略,因為太恐怖了......
當今的社會,地球上大部分區域,禁錮的以上四個類型中,恐怕所剩無幾。但也非等同於沒有禁錮了。
至今能夠等同存在的觀點有:
(一)、一夫一妻製,這個製度上存在於大部分區域,它排除了婚外性行為,確保了兩性合作關係的單一性和穩定性。
(二)、(亂n倫)禁錮,至今還是一種非常普遍、非常重要的性禁錮,它貫穿於人類社會的全過程,人類之所以要禁止(亂n倫),理由有三:
一是,為了使後代廣泛地吸收優秀的遺傳信息,以避免因近親繁殖所造成的遺傳基因的退化;
二是,為了結成廣泛的社會關係,以加強社會合作;
三是,避免家庭輩份和組織結構、社會等級結構的破壞,以維護家庭關係的秩序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