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專注又被稱作意念集中,它是由意識控製的。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隻能在自己真正渴望的事情上集中意念,而不要去關注其他。如果你總是習慣關注悲傷、虧損、混亂等情形。對這些負麵因素的關注必然會導致更多的損失、痛苦和不安的狀況。因為思想是具有創造性的,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成功、有所成就,或是讓其他讓我們滿意的境況發生,我們就會很自然地關注這些事情的結果,更多的成就和順心的境遇就會發生。
11對於這一原理的領會如何能夠運用到商業活動中呢?我的一個助手作了非常好的講解:
12“不管精神是什麼,或者不是什麼,我們總要把它看作意識的精華,心靈的實質和思想的實實在在的根基。一切想法都是意識活動或者說是精神、思想活動的綜合,因此隻有在精神當中,才能找到‘終極現實’,‘真東西’,或‘理念’。”
13認識到這些,你是否覺得,對於精神及其表現法則的真正領悟,是一個“務實”的人所能尋求的最“實實在在”的事情呢?你不覺得,如果一個“務實”的人認識到這個道理,就會“使出渾身解數”,去領悟、1追求精神存在及其法則嗎?這些人絕不是傻瓜。他們隻需要掌握這些基本原理,就能夠踏上通往一切成就的必經之路。
14在這裏我說一個真實的實例給大家聽:我的一個朋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者,他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最近的一次交談中,他顯得失魂落魄,因為他一屆不惑之年,和多年前的他相比,頭腦中的新主意已經不會來得那麼敏捷了。
15他對我說:“我知道商業中‘要緊’的是得有想法。可現在,好像沒什麼高招了。不過,如果你說的這種‘唯精神論’管用的話,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和無限精神‘接軌’。而在這無限的精神之中,一定有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對一個像我這樣既有勇氣,又見多識廣的人來說,肯定會把這些想法在商界中付諸實踐,然後大獲全勝。我必須要好好研究一下。”
16這次談話已經過去了幾年。一次,我和另外一個朋友閑聊,我問:“咱們的那個老朋友XXX怎麼樣了?他沒有東山再起嗎?”這個朋友非常驚訝地看著我,“不會吧,”他說道,“你沒聽說他大發了一筆嗎?他現在可是XX公司的要人。”(這個企業最近一年半確實發展得紅紅火火,加上恰到好處的廣告宣傳,這個企業現在已經聞名遐邇)。朋友接著說:“他就是那個出了‘金點子’的人。他這次淨賺了近50萬,最近馬上就要突破百萬大關了。這一切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我一直沒有再與這個朋友聯係,但我知道那個公司確實發展得如火如荼。這件事情就是這樣,而且絲毫沒有誇張的成分。
17現在,你怎麼想?這一切表明此人確實做到了與無限的精神“接軌”,並領悟了它的存在,並驅使它為自己效勞,“把它用在了自己的商業運作中。”
18聽完這個事情後,你作何感想呢?實際上,你隻要能夠意識到“無限存在的力量”,即精神就足夠了。這個事例表明,正因為做到了自身與無限精神的融合才能使其依從自己,為自己服務。如果把這個方法應用到商業世界中,自然而然地會取得巨大成績。
19有必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從未指導過此人。他是自己一人從“無限的能量”中獲得所需,然後運用思想的創造力打造了一個心目中向往的模式,並且不斷改進、細化原有模式,使這個輪廓一步步地接近完美。這種創造性思想,不僅體現在他的身上,而且在其他很多優秀人物身上也有同樣得到彰顯。
20有人會懷疑這種“無限力量”能帶給外在世界的巨大益處。你要記住這點:在運用這種力量時,一定要慎之再慎,否則,即使最微小的失誤都會導致它的失效,也就不能幫我們獲得所需。
21精神是世界上唯一而絕對的實物,物質不過是被精神塑造及支配的材料。
22本周,專注這個問題:人,是靠精神而不是肉體而永久存在的。
1因此,人要想把想法變成現實,必須通過精神法則的指引才能實現。金錢隻能在環境方麵影響我們的生活。當我們的生活困頓時,我們就能體會到金錢是能為我們服務的。而當人的精神與無限力量融為一體時,它就可以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供應。如果你能夠這樣看待金錢和精神,那麼你就會嚐到它們產生的美好結果。
“我們發現,在設立一個目標後,如果深入思慮這個目標,就能夠促進這個目標盡早成熟至成形。此法屢試不爽。”
——弗朗西斯·拉裏默·華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