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致富學問中的首要法則(1 / 2)

意念是唯一可以將無形物質轉換成有形財富的力量。世間萬物都是源自於一種有智慧的物質,一種形態在這種物質的思維中產生,它便創造出這種形態的物質。

原始物質的行為是受它的思想控製的,你在自然界中見到的每一種形態和每一個過程,都是原始物質的想法的可視化表達。當這種無形物質想象出一種形態時,它就創造出一種形態的物質;當它想象出一種動作時,它就創造出一種動作。所有的事物都是這樣產生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意念的世界裏,而且它隻是意念的宇宙中的一部分。當宇宙運轉的意念傳達給無形物質時,這充滿智慧的物質就根據這種意念運轉,最終形成了行星體係,並一直維持著這種狀態。這智慧的物質就這樣承載著它意念的形態,並按照它的意念運行著。

當無形物質有了創造出一個由太陽和地球組成的循環係統這個想法時,它就創造出那些物質形態,並使它們按照自己的意念運轉。當無形物質想象到一棵生長緩慢的櫟樹形象時,它就創造出一棵櫟樹,雖然完成這項工作可能需要花上幾百年的時間。在創造過程中,無形物質似乎會建立一套規則,讓櫟樹慢慢地自然成形。換句話說,無形物質並不是一想到櫟樹就馬上創造出一棵櫟樹,而是逐漸驅動某種力量,由這種力量創造出櫟樹,並規定其成長的軌跡。

無形物質中蘊含著每一種物質形態的意念。通常情況下,無形物質根據意念中的形象進行創造,同時也規定了這種物質形體的行動方式和生長軌跡。

如果無形物質產生了一個關於房屋的意念,它不會根據房屋的形狀,立即創造出一棟房屋,而是利用世界上已經存在的物質,去建造房屋。如果世界上不存在這種物質,它就會直接創造出房屋,而不是等到有機世界和無機世界緩慢形成後。

沒有關於物質形態的意念傳達給原始物質,就不會有物質形態被創造出來。

每個人都是一個思想中心,都能創造出意念。一個人在創造各種形體之前,這些形體必先出現在他的意念中。他不可能憑空創造出一種形體,除非這種形體早已在他的意念中。

到目前為止,人類的努力仍完全受限於他們雙手的能力,他們隻能通過人力去改變或修改已經存在的物質,而從未通過將意念傳遞給無形物質,以此來創造新的物質形態。

當人們在意念中有了一個形象,他們會從自然界中獲取原料,將意念中存在的形象創造出來。到目前為止,人們很少或者說從未嚐試過與無形物質——造物主合作,更沒想過自己可以“做造物主做的事情”。人們總是通過人力去重塑或修改已經存在的物質形態,從未注意過這樣的問題:他們是否可以通過將意念傳達給無形物質,從而直接從無形物質中創造出新的物質形態。

我們要證明每個人都可以,並告訴你們如何才能做到。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下三個基本命題:

1首先,我們斷言宇宙中一定存在著一種原始的無形物質,或者說宇宙中一定存在著這麼一種物質,它是萬物之母。所有看似不同的事物其實都隻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呈現形式而已。無論有機體還是無機體都是來源於同一種物質,隻不過表現出了不同的形態而已。

其次,這種物質是一種有智慧的物質——一種意念產生,它就會創造出這種意念的形態。

第三,每個人都是一個思想中心,有能力創造意念。如果一個人能夠使自己的意念與原始的有智慧的物質進行交流,他就能將他想象的事物創造出。總之:

世界上存在著這麼一種有智慧的物質,它是萬物之母。當它處在原始狀態時,能夠滲透、彌漫和充斥於整個宇宙。

該物質的任何一個意念,都可以根據意念中的形象創造出物質實體。

人們可以在意念中描繪事物,並將自己的意念傳達給無形物質,就能夠把他們想象中的物質創造出來。

有人可能會問我,我是否可以證明以上論斷。我的回答是:可以,而且根本不需要深入分析,單憑邏輯上的推論和實際經驗就夠了。

通過對物質形體與意念現象的推論,我發現一種原始的有智慧的物質,通過對這種有智慧的物質的分析推論,我斷定人們絕對有能力將自己想象的事情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