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自述:雲南光複紀要(12)(1 / 3)

是役也,滇軍一扼於川軍,一扼於經費,一扼於英人,故直搗拉薩之議不行,經營珞瑜之議又不行,識者惜之。殷司令自奉命班師後,汲汲以振邊殖民為務,而困於餉項,不能自發舒。其駐麗江時,致書財政司曰:滇素貧瘠,反正後力謀自給,不敢仰賴中央,援川、援黔,師不宿飽,人民之負擔甚重,當官之羅掘俱窮。自藏番構亂,民國動搖,我都督遠慮國防,近憂邊禍,上迫於大總統之嚴令,下迫於巴塘之乞援,節衣縮食,忍涕出師。承典兵以來,本擬犧牲性命,直抵拉薩,乃以滇、蜀失和,中道退阻,頓師境上,固我疆圉,此間亦大有事在。以目前兵額計,不過新軍一混成協,防軍十九營,確實預算,月共需銀十三萬元,不進行則已,進行自以橫截片馬之出路,並防藏番之溝通,屯兵殖邊,講求實業為方法。查中、維、麗三屬,北接巴、裏而達怒俅,縱橫三千餘裏,地廣人稀,可屯可守。英人據我片馬,煽我西藏,既由野人山修路至亞必、曲隴,以橫截出藏矣。又擬開通小金沙江,以扼我長江上遊,得寸進尺,隱患方長。若能寬籌經費,量移現有之防軍,召集退伍之新軍,屯田中、維,西營怒俅,防兵侵略,斷其溝通,此策之最上者。加以滇邊一帶,土沃礦饒,山貨藥材,亦稱利藪,又其閑暇,生聚而利導之,不及十年,可以握全藏之商權,銷強鄰之兵氣。即藏番不法,猶可以壓其境而乘其隙,西南半壁乃有備而無患。片馬之失,可收之桑榆矣。雲雲。事雖不成,亦可見規畫之遠矣。

軍事變遷篇(原文闕)

建設篇(一)[11]

光複之初,舊製弛懈,不能不新設機關,為全省行政樞紐。雲南於九月十日宣布獨立,十一日建設新政府,軍官、軍士共推總司令蔡鍔為軍都督。府中機關,大別之為三:主軍事者曰參謀部、曰軍務部,主民事者曰軍政部。粵自反正伊始,以迄軍民分治,滇省規製,都凡三變,乃與中央劃一,然其大體則無甚變更。蓋因建設之初,綱要已具,故因時損益,而無少叢脞。且對中央政府亦嚐陳述意見,而動關天下大計,並摘要附入茲篇。

軍都督府設於五華山,改兩級師範學校為之。本府機關於參謀、軍務、軍政部外,置秘書處,擬撰機要文電。置登庸局,分設敘官、賞勳、印鑄三科,均以周鍾嶽長之。置法製局,製定一切暫行法規,以蔣穀長之。置參議院,職獻替可否,任李根源兼院長。參議官無定額,悉由都督選充,備軍事、政治之谘詢。尋改參議處。未幾,登庸、法製兩局皆裁並。複於三部外設衛戍司令部,任羅佩金兼部長,以整飭軍紀、保持公安為其職責。設甄錄處,任劉銳恒為處長。反正後凡自陳效用及條陳意見書者皆屬之,而一時幹進之徒蜂集,難得真才,亦裁並。省垣大定,衛戍部撤消,保衛事宜歸巡警局擔任。此外原有之造幣廠、電報局、電話所,悉照舊賡續辦理。

參謀部主軍事上一切謀畫,以殷承為總長,劉存厚、唐繼堯次之。其下分設部凡七:一曰作戰,二曰諜察,三曰編製,四曰兵站,五曰輜重彈藥,六曰炮兵材料,七曰測地。以謝汝翼、張子貞、韓鳳樓、李鳳樓、顧品珍、劉法坤、李鍾本任之。本部光複後作戰之概要,謀戡定西南防,一麵添練軍隊,聯合各省,分派內地,現役軍隊,進屯西藏、蒙古。異日滇省軍事,大都循此軌轍進行。間有與所期不相應者,則因時勢變遷,未能貫澈初誌。而蒙(古)、藏事遂至今紛糾,驟不可爬梳。滇、藏壤地毗連,當事之初,勢固不能袖手也,語在《西征篇》。

軍務部主軍備上一切事務,初以韓建鐸為總長,張毅次之。建鐸赴援四川,改任沈汪度,次長張毅則自引去。部之下設分局五、分廠三:曰籌備局,曰糧餉局,曰軍醫局,曰敘勳局,曰軍械局,曰被服廠,曰製革廠,曰兵工廠。各局、廠多仍舊製,但糧餉一局,在晚清日,局長差絕優,為總督調劑私人之所,弊竇叢生,莫可究詰。反正後,剔清積弊,軍餉以裕,製革工業日臻發達,肄業生徒極眾,軍中用具,差足自給矣。

軍政部取《管子》內政寄軍令意,實一省之政萃焉。以李根源為總長,李曰垓次之。其下設分司凡五:曰民政司,司長楊福璋,次長孫光庭;曰外交司,司長周沆,次長陳度;曰財政司,司長陳價,次長席聘臣;曰學政司,司長李華,次長陳文瀚;曰實業司,司長吳琨,次長華封祝。十月,西防未靖,根源率師以西,改任羅佩金為總長。民政司兼管巡警、審判、自治三局。財政司新設富滇銀行,發行紙幣,達票額百萬元以上,而大著信用。學政司未成立日,先由教育總會會長李華以總會名義號召省垣各學校一律開課,維持現狀,學界與有力焉。

上軍政部為行政機關,而立法、司法兩機關亦以次建設,所謂三權鼎立也。立法屬議會,滇政府新成日,即致書谘議局,約相讚助。當局議員群詣軍府會商,隨通電三迤自治團體,規約十餘條,宣告光複宗旨。回電相賀,日數至。當清末,議局與政府每各挾敵意以相持,故往往齟齬。茲則力顧大局,一致進行。十一月十三日,正名為雲南臨時省議會,舊議員留二十餘人,參議院參議官加入十餘人,選李增為議長,萬鴻恩為副議長。司法權屬審、檢廳,滇省初以財政支絀,司法機關暫付闕如。嗣政府與議會商定,先於省垣設三級廳,由民政司籌備。既而奉中央令,委任黃德潤為司法籌備處處長,孫誌曾為高等審判廳廳長,謝光宗為高等檢察廳廳長,地方廳、初級廳同時成立。此第一期官製之建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