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甲辰)22歲
10月24日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第三期,與蔣方震、張孝準並稱“中國士官三傑”。冬回國,受江西巡撫夏時之委,任江西材官學堂監督。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乙巳)23歲
2月應湖南巡撫端方之邀,任湖南教練處幫辦,兼武備、兵目兩學堂教官。8月應廣西巡撫李經羲之邀,任廣西新軍總參謀官兼總教練官,又兼隨營學堂總理官。9月兼巡撫部院總參謀官。10月兼廣西測繪學堂堂長。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24歲
9月在河南舉行新軍秋操演習,奉令觀操,並派為中央評判官。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25歲
2月創辦廣西陸軍小學兼任總辦。3月兼廣西兵備處會辦,後改任參議官。11月黃興化名張愚誠潛赴產西密訪蔡鍔,計謀鎮南關起義。冬隨巡撫張鳴岐視察廣西沿邊各地,短衣匹馬巡行四千餘裏,於邊情地勢逐一劄記,並草繪略圖。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26歲
4月任廣西新練常備軍第一標標統。
1909年(清宣統元年己酉)27歲
2月任廣西龍州講武堂總辦,後為監督,兼辦學兵營。組織武德會。《越南重塞圖說》(亦名《越南用兵計劃》)及《桂邊要塞圖說》二書完成。(二書在蔡鍔離桂赴滇時遺失)
1910年(清宣統二年庚戌)28歲
7月任廣西混成協協統,學兵營營長。陸小因甄別幹部學生,引發“驅蔡風潮”。11月雲貴總督李經羲電召蔡鍔入滇任職,送母回湖南,然後赴滇。
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29歲
夏抵雲南後,寫成《曾胡治兵語錄》一書。7月李經羲奏請清廷任命蔡鍔為新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協統。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義爆發。10月16日同盟會員、新軍軍官唐繼堯、劉存厚等舉行第一次秘密會議,決定邀請蔡鍔參加響應武昌起義的策劃。
重九起義紀念雕塑昆明起義後蔡鍔、李根源頒行的《簡明軍律》。
10月19日~28日與唐繼堯及部分新軍軍官連續舉行第二、三、四、五次秘密會議、商討起義準備工作,眾推蔡鍔為總指揮。10月30日夜昆明重九起義爆發,蔡鍔等率軍進攻五華山雲貴總督署等地。10月31日昆明光複。11月1日起義官兵組成“大中華國雲南軍都督府”,蔡鍔被舉為雲南都督。11月11日雲南軍都督府決定派兵援川。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壬子)30歲
1月1日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1月26日蔡第一次下令減薪,都督月薪由六百兩減至一百二十兩,
以下依次遞減。1月27日蔡鍔委派唐繼堯為滇軍北伐軍司令,在昆明誓師出發。統一共和黨成立,蔡鍔被推為總幹事。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的誓詞。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5月6日援川滇軍回到昆明。6月7日蔡第二次下令減薪,都督月薪再減至六十元(兩)。蔡鍔組織西征軍,以殷承為司令援藏。8月15日~26日滇軍西征軍與西藏叛兵戰於溜筒江,攻克鹽井。8月統一共和黨與同盟會等合並改組為國民黨,蔡鍔宣布退黨,並主張軍人“不黨主義”。12月10日西征軍撤出西藏,返回昆明。
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癸醜)31歲
3月袁世凱派人暗殺了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宋案”發生後,蔡鍔通電遣責這種加諸個人的暗殺手段,要求“務獲主名,以維人道”。
7月李烈鈞於湖口、黃興於南京舉兵反袁。8月川軍第三師師長熊克武在重慶討袁獨立。蔡鍔奉袁世凱命,派兵入川,鎮壓熊克武部,旋以熊部失敗撤軍回雲南。10月4日奉調到達北京,被委為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
熊克武(1885~1970),字錦帆,生於四川省井研縣鹽井灣。北洋政府時期曾組織川軍,1918年,自任四川靖國軍總司令,並兼攝四川省之軍、民兩政。是為1910年代末期至1920年代期間四川省之實際統治者。
熊克武對四川幾次起義的記述
1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令組政治會議代替國會,以李經羲為議長,蔡鍔被派為議員。與蔣方震等組織軍事研究會。
1914年(中華民國三年甲寅)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