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1 / 2)

4 .6.1 不隨意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不隨意注意是一種較為輕鬆的注意形式,如果在教學中能很好地利用不隨意注意,將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由於有諸多因素可能引起人的不隨意注意,如果被與教學無關的幹擾因素所吸引,則會對教學活動產生阻礙。引起不隨意注意的因素主要來自刺激的特點以及人自身的狀態。針對這些因素,揚長避短,在教學中充分地利用它。

(1)創設優良教學的環境

為了避免無關因素引起人的不隨意注意對教學活動造成幹擾,應積極地采取相應措施,如校舍的選擇、教室的布置以及教師的形象。校舍的選擇應遠離喧囂的場所,適當進行綠化,各項設施布局合理;教室布置應光線充足、空氣清新,活動中心應在空間上處在所有學生注意的最佳位置;教師形象大方,舉止得體。

(2)合理安排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能引起學生注意的各個因素,如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處理上應豐富多彩,具有一定新異性;在教學目標上應適當在學生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應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同時形式上要富於變化,從而不斷引起和保持學生的不隨意注意。

4 .6.2 隨意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不隨意注意由於其自身特點,容易出現注意的分散。所以,在進行一項有目的的複雜活動時,常需要兩種注意的參與。而引起和維持人的隨意注意需要一定的條件,所以在教學中應采取積極措施引起和保持學生的隨意注意。

(1)明確目的任務,激發學習動機

在教學中,使學生設立一個明確且適當的學習目標對於學生隨意注意的維持是非常有必要的。當在教學中所確立的目標清楚、具體且難度適宜時,學生就會知道如何做,而且力所能及,容易受到強化,從而使學生不斷受到激勵,激發其學習動機,這樣才能使學生的隨意注意得到保持。

(2)使學生掌握與學習活動有關的知識技能

在教學中,學生掌握與學習有關的技能,以及與當前教學活動相關的知識經驗,可以更順利地完成任務,逐漸接近目標,獲得良好的反饋,從而使隨意注意可以得到更好的維持。

(3)合理組織教學過程,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前已述及,興趣是維持隨意注意的重要條件。在教學中,要善於利用多種方式去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如利用啟發誘導式教學、表揚等積極反饋以及活動形式多樣化等。同時,教學過程應嚴密、緊湊,提供豐富的刺激,使學生的注意能有效地保持。

(4)確立合理的教學常規,培養學生堅強的意誌

確立合理的教學常規,使學生在學習活動和社會活動中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通過紀律約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鍛煉自身意誌,因為隨意注意需要較多意誌成分的參與,一個人意誌品質越優秀,越有利於自覺地維持隨意注意,從而很好地完成活動任務。

4 。6.3 兩種注意交替的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