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謝洋洋與沈夏第一天上班的日子。
離開校園之後有些惆悵,因為這些意味著他們懵懂的青春年少已經逝去,十六年的校園生活嗬,已經全部告終,從第一次踏進學校對學校懷踹著忐忑不安到現在大學結束,回頭望去,似乎經曆了一個輪回,不同的是,他們下一段路程是從20幾歲開始的。他們不再需要麵對學生會的催促,不再需要去飯堂排隊打飯,不再需要為了考試挑燈夜讀,不再需要麵對班主任的那些嘴臉……看似一切都解放了,實則又有些不舍,他們即將迎來未知的明天與成長的洗練,誰也不可能一成不變的呆在校園,不會長大。
大學畢業典禮那天,她們拍了好多照片,大概是沈夏長這麼大第一次拍這麼多照片的吧,因為她也生怕以後會把彼此遺忘,所有人都交換了紀念物,並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也許這些東西都會被放在某個角落裏,但是這一刻他們還是需要的。那天本市的同學揮手跟外地的同學告別,並將他們一一送上了火車站,這大學的同學都是來自全國各地,雖說要常聯係,但他們都會遠走他鄉,甚至有些奔赴國外,真正能常聯係的又會剩下幾個呢?回想高中的那些同學最後隻剩下一兩個常聯係的,有些甚至在同一個城市都沒有多少聯係,何況是這樣的離別呢?四年的光陰啊,也許隻是在你的人生路過了一場,有些同學,就此別過之後,這輩子怕是難再見上一麵了吧。
離別的傷感過後,他們迎來了正式地踏入社會。對此,她們有些期待,有些美好,站在公司外麵,看著自己即將上班的地方,感歎一番,這棟大廈以後便成了他們的常駐基地,可以說是他們社會大學的學校。謝洋洋看了身邊的沈夏一眼,慶幸,小夏一直在身邊,她們一直不曾分開,她想,不管以後發生什麼,小夏陪伴了她這麼多年,她終是舍不得離開的,多希望以後她們各自嫁人組織家庭後,還能做鄰居,就這樣相視到老,畢竟她的生命裏除了生她的父母之外就小夏這麼一個親人。
她們本是大四畢業生,競爭力大,工作不好找,好在謝洋洋有個比較硬氣的老爸,一把她倆安排進了他公司的財務部,洋洋說他這是想趁機跟她和好,畢竟目前來講他隻有她這麼一個女兒,不想絕後的話,自然是要拉攏她的。有了這一層故事後,她們自然能大搖大擺的爬進了他的財務部,但她倆也是金融係畢業的,會計這方麵絕對經得起考驗,所以她們覺得自己也並不完全是靠關係進來的。
“小夏,以後我們就要在這裏上班了,我居然有些興奮。”
“是啊,我也挺期待的,讀了這麼多年書,總算到了可以自己賺錢的時候了。”古語十年寒窗苦讀,為的是一朝成就狀元之夢,而她十六歲寒窗就是為了往後自己更有能力還清自己欠下的一切。
“我工作以後,第一件事就是發揚公司的精神,好歹金融係畢業生,可不能讓人小瞧了去,我必須讓我的錢包迅速鼓起來,然後在市區裏買一套房子,把我媽接出來,讓她感受一下大城市的生活,她這一輩子為了我,獨自躲在鄉下過日子,現在我有能力了,我要把她的年輕找回來。”沒心沒肺的洋洋,大概就這一個牽掛吧,她的媽媽為了她付出了太多,為了不讓洋洋受到閑言碎語的傷害,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把她帶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獨自撫養著。她讀這麼多書,使勁鑽錢眼的目的也隻有一個,要讓她媽媽過一回城裏人的生活,這點小夏跟她是相似的,不過小夏不是為媽媽,是為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