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不值得做的事就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令人猶豫不決,不放棄又不會用心去做,如何對待這種事就值得我們好好想一想。
著名編劇家貝爾西蒙的每部劇作都堪稱經典,很多人都認為他有什麼過人的才能或智慧。其實很簡單,在寫每一個劇本之前,他都會先問問自己:若能將這個劇本中每一個角色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又保持故事的原則性,那這個劇本究竟會有多好呢?想明白以後,無疑會有以下幾種答案:第一種,很好,值得花費兩年的心血去深入構思創作;第二種,還行吧,但是像雞肋,沒太大意思,不值得耗費太多的精力;第三種,垃圾,俗套,根本不值得一寫。
正因為在做事以前有這種好習慣,認真考慮事情是否值得做,才讓貝爾西蒙從來沒有為不值得做的事浪費時間,而將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了值得做的事業中去,最終取得了成功。
不過,這樣想問題的人又有幾個呢?有的人忙忙碌碌一輩子,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整天都在瞎忙,一生都在碌碌無為中度過。究竟什麼樣的事情才值得做呢?這就需要我們用自己心裏的那把尺子去衡量了。
20世紀著名的探險家約翰·戈達德的傳奇經曆隻是來自一幅世界地圖。在約翰8歲生日那天,慈愛的爺爺送給了他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一幅被翻得卷了邊的世界地圖。隨著目光的移動,他稚嫩的心靈在地圖上飛翔,而他的靈魂也找到了歸宿,此後就在這遼闊的天地間馳騁。
在15歲時,少年約翰·戈達德寫了一本勵誌的自勉書《一生的誌願》。他宏大的願望令人驚歎:要去尼羅河、亞馬遜河與剛果河探險;駕馭駱駝、野馬、大象與鴕鳥;讀完柏拉圖、亞裏士多德與莎士比亞的所有著作;寫一本書;譜一首樂曲;為非洲的孩子們籌集100萬美元的捐款;擁有一項發明專利……
在這本書中,他一共列了127項目標。大部分人看到它們都會熱血沸騰,可真要說到去實踐它們,大多數人都會望而卻步。可約翰·戈達德不同,他童真的夢想並未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他一生的宏願也隨著少年的誓言而篤定不變。隨著這本書的出版,約翰·戈達德開始了把夢想變成現實的漫長旅途。尼羅河、乞力馬紮羅山……這些夢想的地方一次次在他腳下走過,夢想真的成為了現實!
40年過去了,年老的約翰·戈達德完成了《一生的誌願》中的106個願望。《一生的誌願》成了“一生的成就”。
盡管許多人都認為沒必要去冒這樣的險,可約翰·戈達德認為這對他來說就是最值得做的事。這就是他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他找到了值得做的事,並且堅持了下去,最後取得了偉大的成功。
一個沒有明確價值觀的人也許會說,做點事情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其實,與其將一件事做得亂七八糟,還不如不做。原本珍貴的時間可以用來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並努力規劃未來的人生之路,但卻被浪費在了不值得做的小事上,實在是浪費生命。
對任何人都一樣,你的夢想就是最值得你去做的事情,找到夢想,就盡全力去實現它,把值得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心靈感悟
成功的秘訣是抓住重要的目標不放。所以,不要做自己的奴隸,不是每件事都必須做。很多事情隻不過是在浪費我們大家的時間、精力和生命罷了。一流的人做一流的事,不該做的事,千萬別去做。很多時候,做一件正確的事情,要比正確地做十件事情重要得多。
蝴蝶效應:不可忽視的連鎖反應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初始條件的一個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轉化放大,其結果可能產生與初始狀態差異巨大的變化。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也可以稱之為台球效應。
1963年,氣象學家洛倫茲從一個試驗中總結出了蝴蝶效應,這個效應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結果和初始條件有很大的聯係,初始條件出現極小的偏差,對結果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蝴蝶翅膀一運動,會讓它身邊的空氣係統發生細微的變化,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微弱氣流又會讓四周的空氣和其他係統發生一係列的變化,連鎖反應最終又導致其他係統的極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