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威風大鼓(1 / 2)

對於新年的記憶,元尾並沒有多少。

早在黃石村,爺爺沒有能力為他添置一件新衣,因此新年就代表著爺爺的長籲短歎。

後來和木茴來到魚王埠,得益於義父李霧的富庶以及劉家的兄妹的關照,元尾這才初嚐過節的樂趣。

但等踏上修仙之路,元尾便再也沒有時間的概念。日子有時很長又有時很短,那些凡人們的節日總在不知不覺中溜過。

上店村的新年特別與眾不同。

或許是平日裏被生之艱辛壓抑了太久,他們急需一個盛大的節日來放縱自己。

早早的,每家每戶都帖上了火紅的對聯,那是村裏老秀才的墨寶。鍋底炭灰與鬆油混合而成的黑墨在紅色的紙張上熠熠生輝,顯得特別喜慶。

太陽還未升起,在朦朧晨色中,家家戶戶打開了大門,年輕人三五成群挨家挨戶的拜新年。夥子們進了堂屋,撲通撲通跪倒一片,著吉祥祝福的話,磕頭磕的咚咚響。而那些姑娘們則收起平日裏大大咧咧的形象,好像一夜之間扭捏成了大戶人家的姐,到了長輩家,淺淺的彎彎膝蓋聲萬福…

元尾被被大蠻二蠻拉著同樣遊走了所有人家,給長輩磕頭、給平輩祝福,遇到了輩則要掏出幾個銅板當做壓歲錢…

太陽升到了一丈多高,老村長李麻五大吼一聲:“走咧!威風大鼓敲起來,我們都去下店村看熱鬧去!”

一時間,除了那些老的走不動的爺爺奶奶輩,全村男女老少彙成一條人流,直奔下店村。而在這隊伍最前頭的則是二十多個夥子組成的威風鼓隊。他們一樣的白色羔羊皮坎肩、黑色束口肥腿褲,銅盆大的牛皮鼓用紅色綢緞束縛在腰間,光著抹了豬油的結實胳膊,在寒冬的蕭瑟裏十分紮眼。

“二蠻敲的不對,哎呀,腿、腿、腿別抬那麼高啊…”

“大荒敲的太猛了,到了下店村那鼓還不被他敲碎了啊…”

“三駒子走位不好,看看看…看走了些什麼啊…”

“不、不、不行,我得跟村長、、,要不我去把他們幾個中、中的一個換下來,要不然還不得給、給我們村丟臉啊…”

一路上,大蠻看著鼓隊的夥子們大出風頭十分不滿,不時用過來人的身份在每個人身上挑刺,甚至產生了自己上的想法。不過話雖這樣,他自己明白從鼓隊裏退出來的原因,最終隻是對著元尾牢騷,並沒有厚著臉皮去找老村長。

從上店村到下店村的山路崎嶇漫長,等到元尾他們來到目的地,已經是過了晌午。

下店村,這個隻聞其名不見其影的山村終於出現在元尾麵前。

下店村的規模要比上店村大了很多,除了山石堆砌的房舍、石板鋪就的鄉道,還有一座雕刻精美的牌坊,牌坊上有塊刻著“六穀高原”四個大字的額匾。

原來,上店村、下店村所處的山地名為六穀高原。

六穀高原是桑壟帝國的國土,與帝國其他地域相比,六穀高原像是平地拔起的一個異類,平均地勢高了幾千丈有餘,而且異常荒蕪。在帝國皇朝眼中,六穀高原就是一根雞肋,他們甚至懶於派駐官兵、臣子前來管理。

顧名思義,六穀高原上有六條巨大的山穀,這些山穀是凡人們的避風港,他們在此繁衍生息了幾千年,成立了一個又一個的山村。

上店村所處的山穀並不是六穀之一,而隻是其中一條山穀上的分叉。而下店村所處的山穀才是正宗的六穀之一,而且還是通往高原下麵皇城的一條山穀,因此成為整個高原的交通要道。

那新年的狂歡就在牌坊四周的巨大廣場上舉行,在牌坊對麵,一座石頭搭建的戲台上,一對男女正在依依呀呀的唱著什麼,即使是上店村威風大鼓的喧鬧吸引了觀眾的目光,他們依然唱的不慌不忙,像是見過了大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