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河周圍低矮山在河東岸點綴,河水流走衝刷著山和河岸,近乎平原的地形,天地靈氣彙聚,是生靈成長的好去處。
隨著歲月的積累以及多年水上的漂泊,或者那些不知修了多少次換了多少次船和漁網,幾乎每一個朱雀鎮的漁民,都有著自己所屬的那一方靈地,在這靈地中,漁民能捕獲最大最多的魚。
這個古老的時代裏,靠著一方水土生存成為一種天然的選擇,每一個地點,仿佛都有著無數故事。
當沽淵的船再度行進,隻是還沒行過多少水路,水中的濕熱悶氣,透露著一種低沉的味道。
沽淵,看向那片河水的兩邊,這裏應該是朱雀河的中上遊部分,岸上的樹木以及野草,遮住了大部分視線。不過還是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木,以及破廟出現在岸上。
沽淵揉了揉懷裏的肥貓,看著眼前風吹過的水岸,那棵梧桐樹,仿佛吸收了這片地域所有的養分,長得太過巨大,或許是由於生長的太過長久古老,才成為如今的龐大麵貌。
妙肥貓跳到不可言腦袋上,不管不可言的鄙視,驚訝說道:“笨虎,這棵樹似乎和月神池上的神樹,有一樣的氣息,莫不是也是一棵神樹?”
不可言答道:“不可能是神樹,河間七神時代栽種在人間的神樹,除了現今長安皇都的一棵,還有蜀地的神竹,都被雲宮神殿內的諸神回收了,人間不會再出現第三棵神木。隻是這種氣息和神樹幾乎無異,這我倒是不知緣由。”
雲宮神殿,是神靈居住的地方。神靈居住在天上,世人居住在人間,這是一樣的道理。在那雲宮神殿之上,還有著一個神秘的地方,昊天神廟,那是神靈秩序的最高權力所在,相當於人間的長安皇都。
兩人都是看向沽淵,沽淵一麵把船劃到岸邊,一麵說道:“這的確不是神樹。當初河間七神為了造福眾生,於是以人間長安皇都為中心,以及人間疆域的東南西北共十二座王城:蜀地、臨安、金陵、壺城、洛陽、齊魯、湖湘、閩州、晉城、北京、滇南,分別在人間栽種了一棵神木。這些神木有著聚集靈氣,通連昊天神廟的作用,人類大祭司通過祭祀禱告,能夠通過神木傳達人類的願望。”
不可言插口:“對對對,我在昊天神廟的石碑上,看過類似的記錄。我還記得河間七神,差點將月神池上的桂樹也一並栽種在人間,遭到了月神的反對,才沒有得逞。”
幾人已經上了岸,沽淵繼續說道:“確實有這小故事,隻是當時不是月神的反對,而是人間種不下更多的神木,按照河間七神的推算演化,十三棵神木是最合適的數量,再多一棵人間的靈氣就會混亂。”
不可言問道:“那這和這棵梧桐樹有什麼關係,河間七神時代,那麼久遠的時代,我想有什麼也不能影響至今。”
沽淵走向那棵梧桐木,說道:“河間七神的事,至今仍有痕跡,曆史不可能磨滅。正因為人間不能栽種太多神木,貫通天人之聯係,所以人間大智慧者,通過觀察神木,發現神木每一年春分都會在樹幹上滴落幾滴靈液,這些靈液能使萬物急速生長,於是這些大智慧者將神木滴落靈液,一點一滴儲存起來,曆經數十年之久,最後用靈液培育出了一些次神木,也是有著通連天人的作用。”
“麵前的這棵梧桐樹,便是一棵次神木。”
沽淵繼續說道:“我們上岸看看吧,距離臨安也不遠了,隨處看看吧。”
三人靠岸,這裏人跡很少,放眼望去,也隻能看見幾間茅屋,以及一座破廢的廟宇。
沽淵站在這次神木前,仿佛看著一個久遠的故事。這課大樹,以及有些枯萎,而且那種連接天人的感應,幾乎化為虛有。隻有那樹上老舊的祈願符、燒盡的檀香、累積的痕跡表露著以前的訊息。
老木,將枯萎。
三人知道,眼前這棵次神木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了,隻剩下驅殼。在這巨大的樹幹之下,隻不過是徒有其表,華而不實罷了。
三人找了樹木中間的一巨大樹杈,平穩的跳躍到的樹上。沽淵穿著白色的華服,手掌按在樹幹上,衣袖有些大,垂了下來,正好抵著樹幹。沽淵仿佛探尋著這課樹木,以前的回憶。
沽淵是木神之子,對於樹木有著一些特殊的感情。
良久一場秋風來到,吹動起樹葉,葉動有聲,仿佛是回應著沽淵幾人的來臨。
沽淵搖頭:“老去的木,無人問起,你在回應我嘛?”
妙回答:“或許是,很久都沒有神靈來到它的身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