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四月,司徒王允與呂布,合謀誅殺把持朝政的逆賊董卓。董卓死訊傳出,長安百姓拍手稱快,家家張燈結彩如過新年。
這個消息半個月內傳遍關東,天下為之震驚。青州臨淄,楊楚接到消息連忙召集幕僚和各地太守商議。
數日後,州牧府大廳最高規格政議大會,不僅郭嘉、程昱、管寧、崔琰、步騭等臨淄官員到場,滿寵、荀湛、劉曄、沮授、陳登、毛芥、孫邵等外地太守匆匆趕回臨淄。征東將軍府一時人滿為患,熱鬧喧騰,人聲鼎沸。
“主公,王允等朝廷舊臣曾經與西涼叛軍勢如水火,如今得勢必然不會放過西涼叛軍。西涼叛軍隻怕也不會善罷甘休,若是他們聯合起來,王允呂布等人必定守不住長安。”
沮授神采奕奕眸光凜冽,大步而出,一語道破長安局勢的玄機。
一個月前他還蹲在大牢裏,天天盼望著袁紹有一天贖他回去。等了許久,卻等來了他的兒子沮鴻。當沮鴻告知他冀州發生的一切時,他迷茫了,但更多的是憤恨。雖然他知道這是楊楚使的計策,還是不免對袁紹感到深深的失望。苦想了一夜的他,終於決定投靠楊楚,與袁紹恩斷義絕。如今他在征東將軍府擔任從事中郎,頗得楊楚看重。
在坐的眾人都是才智過人之輩,紛紛點頭讚同沮授的觀點。
有幸參加這種會議,陳登有些受寵若驚。不願錯過在楊楚麵前表現的機會,陳登提議道:“主公,若是西涼叛軍攻下了長安,以呂布之勇或能將天子帶出長安。我們當派遣大軍迎回天子,有了天子在手,主公就可號令天下諸侯。”
聽到陳登之言,程昱、滿寵等人麵無表情,李威、甄堯、糜竺等人麵露讚同神色,管寧、邴原等人麵露不滿,大廳裏氣氛一時詭異,眾人竊竊私語。
眾人的表情一絲不落地落入楊楚的眼裏。
如今大漢雖已衰微,仍有影響力,天下百姓比較信服。陳登如此秘而不宣說將出來,不知他是否故意如此。
他一言就將眾人對天子的態度試探出來,,楊楚瞧著陳登,扯了扯嘴角默然不語。
“諸位不要抱有此幻想,呂布乃狹私小人,絕對會棄天子於不顧,獨自逃離長安。那時天子依然把持在西涼叛軍的手裏,於我們青州沒有任何關係。”
郭嘉目光冷然,一言打斷眾人的幻想。
“既然長安之事我們鞭長莫及,那就暫且擱置。如今我青州領土不斷擴大,橫跨越青州豫州徐州兗州四州,而且四麵皆敵,西北袁紹,北邊公孫度,西邊曹操,南邊劉備。因此我欲增設都督一職總督一方軍事,和錄尚書一職總理一方政事。”
楊楚結束討論董卓之事,將關注點轉到青州政事。
楊楚的話語一落,眾人眼睛火熱,直勾勾看著楊楚,希望他口中能有自己的名字,其中以陳登、沮授和魯肅三人目光最為炙熱。
楊楚領地不過十四個郡,不適合封為刺史或者州牧,這樣太拉仇恨。青州四麵都是敵人,隻有在邊防區成立軍團,統一指揮才能最好應對各方諸侯的進攻。
楊楚看著眾人微微一笑,繼續道:“穆桂英封為南都督,陳登、毛芥為參軍,荀湛為東海錄尚書,總理東海、彭城和沛國三郡政事。”
穆桂英有曆史上掛帥的記錄,又是他夫人,文武雙全,為南都督在合適不過。陳登封為參軍,算是剛才陳登所為投桃報李吧。
陳登一臉激動道:“登必定輔佐穆將軍鎮守徐州。”
荀湛早已總理三郡的政事,如今不過加個正式的官位,隻是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