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張玉和陳邵是一對好朋友,他們讀書、作息都在一起。張玉因家境較為貧窮,所以需要自己工作,賺取生活費用;陳邵則因家中富裕,所以衣食無憂。但是,每到月底繳交束脩(學生致送教師的酬金)的時候,陳邵卻總是沒錢。

一天,陳邵接到家中寄來的信,說:“受戰亂波及,家中已無多餘錢財,希望你能自力更生。”陳邵看後嚇了一跳,心想:這該如何是好?這時,張玉滿身是泥地從外麵進來,就問他:“你到哪裏去了?”張玉回答說:“我在屋子旁開墾了一塊菜圃,種些蔬菜,除了自己吃,還可以賣了賺些錢。”接著陳邵就把自己家中來信的情況告訴了張玉。

張玉在陳邵將其家裏情形說完之後,笑了笑說:“你跟我來。”他們一起走進張玉的房間。張玉指著已曬幹的米飯,對陳邵說:“這是你平常剩下的,我把它曬幹後,再煮稀飯吃。此外,在課餘,我還將教一些小孩讀書收到的錢存到竹筒裏,不到必要時,絕不拿出來用。現在,我又種了一些蔬菜,你我各種花銷應該都可以自己解決了。”

陳邵聽了之後,十分慚愧地對張玉說:“謝謝你對我生活上的幫助,更謝謝你教給了我‘開源節流’的方法!”

言行導航

陳邵因家中富裕、衣食無憂而揮金如土;張玉因家境貧窮、生活困難而打工賺錢。但是貧窮的張玉卻幫助了衣食無憂的陳邵,並使其不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改變了鋪張浪費的壞習氣,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養,學到了“開源節流”的良好品行和生活方式。這種窮人幫富人的典例自古以來實屬罕見。

古人雲:“糧有萬擔,粗茶淡飯。”非如此,即使“裘皮革履,腰纏萬貫”,倘若一擲千金,也難免最終一貧如洗。可見,無論到什麼時候,“勤儉持家、開源節流”都永遠是我們的傳家寶。